当代文学·十七年长篇小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节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一、独特时空环境下的对敌斗争 “十七年文学”中唯一一部狱中斗争题材的小说。作品描写解放前夕重庆城市地下党和华蓥山游击队以及“渣滓洞” “白公馆”的对敌斗争场面,展示了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将要取得胜利关头, 光明与黑暗的大搏杀。作品被称为“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一部“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 二、塑造了一大批革命英雄群相 安详稳重、视死如归的江姐;深沉老练的职业革命家许云峰;埋头为党工作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成岗;出身资产阶级家庭但经住了烈火考验的刘思扬;站在红岩上舍身掩护突围的齐晓轩;长期潜伏、忍辱装疯的华子良;智勇双全的双枪老太婆,等等。 在他们身上,崇高的革命理想、超人的智慧和胆略,威武不屈的革命意志都缘于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和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从而张显出鲜明的革命英雄主义色彩。 三、意识形态对立的两个世界 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朝气蓬勃与行将就木,在针锋相对中完成了革命英烈形象的崇高化、圣洁化和敌对形象的丑化、恶魔化。 如,以江姐、许云峰为代表的革命者和以徐鹏飞为代表的反动势力的较量场景,表现出完全对立的精神气质:前者大义凛然、威武不屈、忠贞不渝、视死如归;后者阴险狡诈、凶狠残暴、垂死挣扎、穷凶极恶。 附: 浩然《艳阳天》、《金光大道》 一、关于浩然   浩然(1932~2008)原名梁金广,自学成才,1949年开始写作。“写农民,给农民写”“深入一辈子农村,写一辈子农民,给农民当一辈子踏实代言人”是他誓言和奋斗目标。因此,雷达说他是“有人民意识的作家。”他以长篇小说《艳阳天》和《金光大道》,诗体小说《西沙儿女》等作品,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浩然时代”。 二、《艳阳天》主要故事内容 1956年秋,东山坞合作社民兵排长肖长春带领群众与党支书兼社主任马之悦的错误进行斗争,马被降职。在新任支书兼社主任肖长春的领导下,成立高级社的第一年就获得了小麦丰收。1957年整风时,在李乡长的保护下马之悦煽动闹土地分红,妄图搞垮农业社;勾结地主马小辫杀害肖的独生子;肖长春在乡党委的支持下,经过斗争,终于将混进党内的历史反革命分子马之悦揪了出来。 三、《金光大道》主要故事内容 土改后,芳草地的农民在高大泉领导下,成立了天门区第一个互助组。暗藏的反革命范克明采用了种种方法进行破坏。高大泉力克艰难针锋相对,并成立了天门区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夺取了斗争的初步胜利。 1953年春,在支书兼社长高大泉领导下,决心改造涝洼地。暗藏的反革命分子范克明,乘闹水灾之机,哄抬粮价。高大泉连夜冒雨把余粮运到市场,稳住了粮价,并在群众支持下,揪出范克明。 第五章 当代散文的形式和内容 当代散文承袭解放区的散文创作,已经没有现代文学时期抒写情感、心绪的小品文和真正意义的杂文,风行一时是往往是歌颂时代精神与紧密配合具体社会政治任务的作品。直到1960年代初,出现了一段抒情散文繁荣的时期,涌现了一批作家,如杨朔、刘白羽、吴伯箫、峻青、碧野、方纪、秦牧、柯蓝、郭风等。还出现了一些杂文栏目,如北京《前线》杂志的“三家村札记”(1961—1964)、《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发表了一些敢说真话,论题比较尖锐的杂文。 “文革”时期的散文可以说是大一统的“大批判”文章,完全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直到“文革”结束,传统现实主义的回归思潮推动下,出现了具有特色的散文创作,如以徐迟、黄宗英、钱钢、李延国为代表的报告文学;以巴金、杨降、韦君宜、季羡林为代表的反思散文;以余秋雨、贾平凹、史铁生、周涛、马丽华、王小波为代表的文化散文。 一阶段 第一节 刘白羽《长江三日》 刘白羽(1916—2005)是我国当代文学重要的散文作家,《长江三日》是代表作之一,最初发表在1961年的《人民文学》。 主要内容: 游记记录了作者从重庆出发经三峡到武汉的见闻与感受。第一天,中午十二时乘“江津”号启程,江轮沿长江顺流而下,一路景色,一路思绪。水天、山峦、云雾,电光浑然一体。作者感到“好像不是一只船,而是自己正在和江流搏斗而前”,到奉节已经是第二天的微明时刻。 第二天,作者记录了从清晨到正午经过三峡的情景,这是游记最精彩处。 写瞿塘峡:灰蒙蒙的山峦,气象雄浑;悬崖绝壁,气势雄奇;万水奔腾,气魄雄伟;云雾、蓝天、浮云、峭壁、山峰、巨崖,如入仙境。 写巫峡:用了 “阳光”、“雾”、“云”、“霞”等景物,并用了动词来彰显景物由静变动,使景物刚柔一体。然后写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山如斧削,隽秀婀娜” ,并用比喻把十二峰的诗意之美进行了概括。 写西陵峡:“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作者借景物引出优美的传说,给全文独具匠心的构思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三天早晨,去武汉的途中,宁静宽阔的长江给予作者无限的遐想。长江三峡气象万千的壮丽景色,同作家胸中汹涌澎湃的战斗激情,完全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