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行词“土豪” 如何翻译成英文?
最近,“土豪”一词很火爆。苹果手机中有一款是金色,就被命名为“土豪金”。我甚至从这个远在得克萨斯腹地小镇的食堂里,听到留学生朋友使用此词。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总编袁莉在网上问:“土豪英文怎么翻译?”引出无数网友的尝试,如newly?rich,?upstart,?provincial?tycoon,rural?rich,vulgar?tycoon,等。南大英文系教授但汉松借用一美国情景戏剧的名字,将其称作“Beverly?Hillbillies”,颇为传神,将好莱坞富豪云集的比华利山庄(Beverly?Hills)和土包子(Hillbillies)合而为一。只是加州比华利似乎离我们远了一些,容易造成认知上的混淆,所以影评人周黎明先生说,不如本地化一下,改作Beijing?Hillbillies吧(北京土包子)。只是这么一来,北京之外的土豪们心里又不平衡了。混了半天,一翻译过来,自己怎么连土豪都不是?
为了照顾这些土豪们的情绪,我也提供了一个译文,叫rich?rednecks.在美国南方,没文化的老土常被人称为“红脖子”(redneck),再加上有钱(rich),大概也就是土豪了吧。
每次这种网络新词的翻译,都能激起不少有趣的讨论。比如前些年,大家对于“不折腾”的翻译,就让人从多个侧面去认识这三个字到底指的是什么,是指不要反反复(Dont?flip?flop)、“不走岔路”(Don’t?get?sidetracked),还是不要有什么大变化(Dont?start?major?changes)呢?后来有人翻作“No?Z-turn”可谓音义俱佳,妙手偶得,但大部分情况下,不是所有的新词都能找到这样的对应。除了少数科技用语之外,语言和语言之间隔着文化几重山,只能类似而不能重合。有时候,外媒只是采用音译的办法,外加补充解释,以示中国特色。比如“城管”一词,在美国找不到对应的概念,所以就被一些美国记者直接说成“chengguan”。
这些中文热词的翻译,倒是从不同侧面,让人去琢磨一些新生的社会现象。“土豪”的翻译,让我联想到了人们对于先富起来的这群人心里都是什么滋味。包括我自己的翻译在内,大部分英译者阐释下“土豪”的内涵,是“有钱没教育”的暴发户。这个理解其实和大部分人在使用“土豪”一词的具体所指出入并不大,从翻译上说问题不大,但是从社会舆论上来看,这种理解却不是没有问题。
如果我们的理解是有钱的人一定就没有文化、穷人就一定有更好教育,那就一厢情愿了。在美国的学校里,好学区通常都在有钱人的学区。而讨论起学区资源分配的时候,一个常见的标准,是领取“免费或者低价午餐”学生的比例。在美国公立学校,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午餐是免费或者低价提供的。这个数据,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学区所在地富裕程度。但是这个数据又不是用来贬低贫穷学区孩子的,而往往是用来调整公共教育政策,以便让穷人的孩子,也有公平的机遇得到教育和发展。而富裕地区,因为支持教育投资的房产税,已经让富人的孩子有足够的资源,获得充分的社会流动性。
其实同样的对比在中国或者任何一个国家都一样存在。有钱人应该说有更好的资源,让其子弟受到更为良好的教育。所以有钱人下一代变成“有钱没教育”的“土豪二代”(我们姑且称之为土豪2.0吧)的几率应该更小一些。这里更关键的问题,是教育政策和资源投入,如何能给所有人公平的机遇,而不仅仅因为其父辈的原因,有的人永远没有机会,而有的人起跑点太靠前。
当然,土豪1?.0们的资源,可能只用来教育土豪2.0学文化课,而不注重品德的修养。如周国平先生说的那样:“物质上无微不至,功课上步步紧逼,精神上麻木不仁”。这样的土豪二代出来,做人做事,往往还不如文化资源上落伍的穷人后代。如果土豪二代这样,那真正会成为有钱有知识,但没文化没教养的新一代“土豪”。
周黎明先生的Beijing?Hillbilly一词,也颇有道理。很多有钱人都在往更为发达的地区跑,使得土豪们的大本营不在是某处乡下,而是北京上海广州。如果土豪们不去扎堆,而是分散开来,影响各自的社区,倒是一件大好事。?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至今也还有“乡绅”(country?squire)阶层,他们是那些在乡下安居乐业的富裕阶层。在语言乃至舆论上,“乡绅”都是中性甚至褒义的概念。中国过去的乡下,也有乡绅阶层。在一味强调残酷阶级斗争之前的年代,有一些乡绅和周围相处融洽,甚至是一个地方民意的代表。乡绅阶层因为经济条件优厚,通常教育也比较良好,见多识广,能成为一方自然而然的领导者,能给邻里乡间各种帮助扶持。甚至在治安等方面,能起到拾遗补缺、民间自治的作用,让一个地方稳定、太平、宜居?。一个村里有那么几个比较好的乡绅,这个村庄就可能保持兴旺,凋敝不下去。当然,乡绅如果不成为乡望,也可能成为劣绅和恶霸,鱼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