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系列文库——
二二陈陈丸丸((11))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中医药知 点
“二陈丸(1)”
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
二二陈陈丸丸((11))
本品由姜半夏200g,鲜生姜、茯苓、橘皮各100g,甘
草(蜜炙)50g组成。
有除湿化痰、调气和胃之功效。
适用于痰饮咳嗽,胀满呕恶、头晕心悸。
方中半夏性燥而温,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为主;陈皮
辛苦而温,理气健脾,祛痰除湿为辅,茯苓、鲜生姜
健脾利湿,断其流,竭其源,则湿无所聚为佐药;甘
草和中补脾,且制半夏为使药。
本品米黄色,味微甘而辛,为水丸剂。
口服,1次15g、1 日2次,饭前服用。
忌食油腻厚昧。
密封保存。
各家论述 吴镈 《医方考》:“湿痰为患,此方主之。
湿痰者,痰之源于湿也。
水饮入胃,无非湿化,脾胃不能克制,停于膈间,中
下二焦之气熏蒸稠粘,稀则曰饮,稠则曰痰。
痰生于湿,故曰湿痰也。
是方也,半夏辛温能燥湿,茯苓甘淡能渗湿,湿去则
痰无由以生,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陈皮辛温能利气,甘草甘平能益脾,益脾则土足以制
湿,利气则痰无能留滞。
益脾治其本,利气治其标也。”
汪昂 《医方集解》:“治痰通用二陈,风痰加南星、白
附、皂角、竹沥;寒痰加半夏、姜汁;火痰加石膏、
青黛;湿痰加苍术。”
临床报道 ①用本方加益智仁,共研细末,日服1次,
每次3~5g,服时加适量红糖拌和冲服,用于治疗小儿
流涎症,疗效颇为满意 [1]。
②二陈汤在儿科临床上的运用。
临床上用来治疗儿童痰火上扰,胃脘痛,小儿湿痰,
新生儿呕吐,获得满意疗效 [2 ]。
③现代多用于治疗呼吸、消化等系统的多种疾病和美
尼尔氏综合症,其药理作用为抗菌,抗炎,抗变态反
应,镇咳,祛痰,平喘,止呕吐,调整胃肠功能
[3 ]。
④单纯用本方治疗重度甲状腺肿(瘿气)7例,痊愈5例,
好转2例 [4 ]。
参考文献 [1]新医药学杂志 1977 ;(10) :38 [2 ]辽
宁中医杂志 1987 ;11(7) :35 [3 ]新医学 1984 ;
15(3) :164 [4 ]浙江中医杂志 1966 ;(1) :2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