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系列文库——
桦桦木木皮皮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中医药知 点
“桦木皮”
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
桦桦木木皮皮
【概况】: 异名 桦皮( 《灵苑方》),桦树皮、桦树液
( 《吉林中草药》),粉桦(东北),桦皮树(河北) 。
基源 为桦木科桦木属植物白桦的树皮。
桦木属全世界约100种,中国有26种,其中7种入药。
原植物 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 . 历史 桦木始载于
《开宝本草》。
《纲目》载:“桦木生辽东及临洮、河州、西北诸地。
其木色黄,有小斑点红色,能收肥腻。
其皮厚而轻虚软柔,皮匠家用衬靴里,及为刀靶之
类,谓之暖皮。
胡人尤重之。
以皮卷蜡,可作烛点。”
所述与今之白桦相符。
形态 乔木,高达27m ;树皮灰白色,成层剥裂;枝条
暗灰色或暗褐色,无毛。
叶厚纸质,三角状卵形,三角状菱形,长3~9cm ,宽
2~7 .5cm ,顶端锐尖、渐尖至尾状渐尖,边缘具重
锯齿,上面于幼时疏被毛和腺点,成熟后无毛无腺
点,下面无毛,密生腺点,侧脉5~7对;叶柄细瘦,
长1~2 .5cm ,无毛。
花单性,雌雄花均集成柔荑花序。
果序单生,圆柱形或矩圆状,通常下垂,长2~2 .
5cm ,直径6~14mm ;果苞长5~7mm ,背面密被短毛
至成熟时毛渐脱落,中裂片三角状卵形。
小坚果狭矩圆形,长1.5~3mm ,宽约1~1.5mm ,
膜质翅较果长1 /3 。
花期5~6月,果期8~9月。
( 图见 《中国植物志》.第2 1卷.113页.图版25) 生境
与分布 生于海拔400~4 100m 的山坡或林中,适应性
大,尤喜湿润土壤,为次生林的先锋树种。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河南、陕西、宁夏、甘肃、
青海、四川、云南、西藏东南部。
。
【生药】: 采集 伐下桦木,剥取柔软的外皮,晒干。
药材产于中国东北及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鉴别 树皮呈大张的反卷筒状,卷筒的外表面(即皮的内
表面)淡黄棕色,有深色横条纹,卷筒的内表面(即皮的
外表面)灰白色而微带红,上有疙瘩样的枝痕,黑棕
色。
质柔韧,折断面略平坦,可成层的片状剥落。
气微弱而香,味苦。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
【药理】: 取鲜桦树内皮给家畜ig,马、牛、羊、猪
各自用量分别为500g、600g、80~100g、100g,加水
10倍,煮30mi 使体积成原水量的60% ,取煎液候温
ig,q .d或必要附B .i.d 。
对家畜急性肠卡他,原发性和继发性肠炎等腹泻性疾
病治愈率9 1.8%(98例中治愈90例) 。
毒性 桦木皮煎液无味,家畜能自饮,未发现过量中毒
现象。
参考文献 辽宁畜牧兽医 1986 ;(2) ∶29 。
【药性】: 性味 苦,寒。
① 《开宝本草》:“苦,平。”
② 《本草汇言》:“苦,寒。”
归经 《本草经疏》:“入足阳明经。”
功效 清热利湿,祛痰止咳,消肿解毒。
主治 肺炎,痢疾,腹泻,黄疸,肾炎,尿路感染,慢
性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牙周炎,急性乳腺炎,疖
肿,痒疹,烫伤。
① 《伤寒身验方》:“浓煮汁冷饮,主伤寒时行热毒疮
(豌豆疮) 。”
② 《开宝本草》:“浓煮汁饮之,主诸黄疸。”
③ 《本草衍义》:“烧为黑灰,合它药,治肺风毒。”
④ 《纲目》:“治乳痈。”
⑤ 《吉林中草药》:“解毒,治痈疮肿毒,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制成糖浆或冲剂。
外用:煅存性研末敷。
使用注意 《本草经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