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ppt课件(公开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 2 节 氮的循环 -----硝酸;学习目标: 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会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分析硝酸的特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知道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了解如何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新华网)7月30日下午16时50分左右,福州市福马路鼓山附近路边,突然腾起红棕色的浓烟,带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顺着风由北往南缓缓飘移。黄烟引起许多人的不良反应:咽喉刺痛、眼睛发涩,甚至有人感觉呼吸困难。住在这一带的居民透露,黄烟冒出的地方,是一个仓库,仓库里存放着很多浓硝酸。赶往事发现场的福州市消防人员立即关闭了4个硝酸储藏罐盖子,并设置安全隔离带,采用冲水稀释和沙子、石灰覆盖等办法控制泄漏蔓延。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大面积泄漏得到控制。据现场的消防指挥官吴发辉介绍,在现场,根据嗅觉判断,烟气里含有硝酸。“硝酸是溶解在水中的,所以我们用水雾来压住并稀释烟气,让这些腐蚀性的气体沉降到地面,不至于在空气中扩散。”; 老板马某说,他不太清楚硝酸的物理化学特性,他原以为用一般的卧罐来装盛这种危险的液体没有问题。事发后他还抱怨:“都怪罐子的质量太差了,怎么就突然裂开了呢?相关的环保人员告诉记者,装浓硝酸的容器不但要耐得住压力,还得耐得住腐蚀,一般的金属根本挡不住这种酸性剧烈的物质。;【探究问题1】 在刚才看到的硝酸泄漏事故中,现场消防指挥官说:“根据嗅觉判断,‘烟’气里含有硝酸;用高压水雾来压住并稀释‘烟’气,通过这些话,结合教材81页的内容,分析硝酸具有什么物理性质?;一.硝酸的物理性质;【探究问题2】 在抢险过程中,运来的生石灰起什么作用,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联想质疑】 在这幅图片中,红棕色的气体是什么物质?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物质,说明了硝酸的什么性质?;2. 硝酸的不稳定性;【牛刀小试】 ;【探究问题3】 事故报道中叙述:“装浓硝酸的容器不但要耐得住压力,还得耐得住腐蚀,一般的金属根本挡不住这种酸性剧烈的物质。”通过???句话可以看出硝酸对金属具有强烈的腐蚀性。那么硝酸能与铜反应吗?如果能反应,产物是什么? ;实验现象记录;【作业跟进】 写出铜分别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反应中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知识拓展】 Fe+4HNO3( 稀)=Fe(NO3)2+NO ↑ +2H2O (Fe过量) 3Fe+8HNO3( 稀)=3Fe(NO3)3+2NO ↑ +4H2O (Fe少量) ;浓硝酸与碳的反应;三、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当堂检测】 1.在常温下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铜与稀硝酸 B.铁与浓硝酸 C.木炭与浓硝酸 D.硝酸与氢氧化钠 2.下列反应主要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 (1)久置的硝酸变黄色( ) (2)用硝酸浸洗附有银的试管( ) (3)用硝酸浸洗久置石灰水试剂瓶上的固体( ) (4)用硝酸浸洗积碳的试管( ) A.氧化性 B.酸性 C.还原性 D.不稳定性 3.Cu与1mol.L-1的稀硝酸反应,若NO3-浓度下降0.2mol.L-1,则溶液中H+浓度同时下降( )A.0.2mol.L-1 B.0.4mol.L-1 C.0.6mol.L-1 D.0.8mol.L-1;玻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 ? 玻尔是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曾获得诺贝尔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玻尔被迫离开将要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他决定将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一种溶液里,装于玻璃瓶中,然后将它放在柜面上。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那瓶溶有奖章的溶液就在眼皮底下,他们却一无所知。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办法啊!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奖章。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无穷的智慧。   ;王 水;;阅读;[课堂小结];随堂检测;;;谢谢

文档评论(0)

137****66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