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系列文库——
黄黄连连阿阿胶胶汤汤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中医药知 点
“黄连阿胶汤”
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
黄黄连连阿阿胶胶汤汤
【方源】: 《伤寒论》。
【异名】: 黄连鸡子汤( 《伤寒指掌图》卷四) 。
【组成】: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一云三挺)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六升,
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
黄,搅令相得。
温服七合,每日三次。
【功用】: ① 《注解伤寒论》:扶阴散热。
② 《伤寒附翼》:降火引元。
【主治】: 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邪火内攻,热
伤阴血,下利脓血。
① 《伤寒论》: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
不得卧。
② 《伤寒指掌图》:少阴下利脓血。
③ 《张氏医通》:热伤阴血便红。
④ 《医学金针》:少阴中风。
。
【方论选录】: ① 《注解伤寒论》:阳有余,以苦除
之,黄连、黄芩之苦以除热;阴不足,以甘补之,鸡
子黄、阿胶之甘以补血;酸,收也,泄也,芍药之
酸,收阴气而泄邪热也。
② 《伤寒附翼》:此少阴之泻心汤也。
凡涤心必藉芩、连,而导引有阴阳之别。
病在三阳,胃中不和而心下痞者,虚则加参、甘补
之,实则加大黄下之;病在少阴而心中烦,不得卧
者,既不得用参、甘以助阳,亦不得用大黄以伤胃
矣。
用芩、连以直折心火,佐芍药以收敛神明,所以扶阴
而益阳也。
鸡子黄禀南方之火色,入通于心,可以补离宫之火,
用生者搅和,取其流动之义也;黑驴皮禀北方之水
色,且咸先入肾,可以补坎宫之精,内合于心而性急
趋下,则阿井有水精凝聚之要也,与之相溶而成胶;
用以配鸡子之黄,合芩、连、芍药,是降火引元之剂
矣。
《经》曰:火位之下,阴精承之;阴平阳秘,精神乃
治。
斯方之谓欤。
③ 《伤寒溯源集》:黄连苦寒,泻心家之烦热,而又
以黄芩佐之;芍药收阴敛气;鸡子苦,气味俱厚,阴
中之阴,故能补阴除热;阿井为济水之伏流,乃天下
十二经水之阴水也;乌驴皮黑而属水,能制热而走阴
血,合而成胶,为滋养阴气之上品。
协四味而成剂,半以杀风邪之热,半以滋阴水之源,
而为补救少阴之法也。
④ 《古方选注》:芩、连,泻心也;阿胶、鸡子黄,
养阴也;各举一味以名其汤者,当相须为用也。
少阴病烦,是君火热化为阴烦,非阳烦也,芩、连之
所不能治,当与阿胶、鸡子黄交合心肾,以除少阴之
热。
鸡子黄色赤,入通于心,补离中之气;阿胶色黑,入
通于肾,补坎中之精。
第四者沉阴滑利,恐不能留恋中焦,故再佐芍药之酸
涩,从中收阴,而后清热止烦之功得建。
⑤ 《衷中参西》:黄连味苦入心,性凉解热,故重用
之以解心中发烦,辅以黄芩,恐心中之热扰及肺也,
又肺为肾之上源,清肺亦所以清肾也。
芍药味兼苦酸,其苦也善降,其酸也善收,能收降浮
越之阳,使之下归其宅,而性凉又能滋阴,兼能利
便,故善滋补肾阴,更能引肾中外感之热自小便出
也。
阿胶其性善滋阴,又善潜伏,能直入肾中以生肾水。
鸡子黄中含有副肾髓质之分泌素,推以同气相求之
理,更能直入肾中以益肾水,肾水充足,自能胜热逐
邪以上镇心火之妄动,而心中发烦自愈矣。
。
【临证举例】: ①顽固性失眠 《江西中医药》
(1984 ;6 ∶17) :用黄连阿胶汤加生地治疗顽固性失眠
18例,均获得近期治愈。
表现在口渴、烦躁感迅速消失,在停用一切西药情况
下,每晚能安睡6小时以上,服药最少3剂,最多12
剂,一般在3~6剂之间。
②脑神经衰弱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