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峰国际贸易学.ppt

  1. 1、本文档共1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相关案例(3) 专利侵权 多家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数码企业产品因涉嫌专利侵权,在2007年3月15日德国汉诺威国际会展中心召开的CeBIT2007展会期间被查抄、扣押,波及厂商包括迈乐数码、纽曼、华旗资讯等,主要产品包括MP3和MP4。据消息人士透露,遭到查抄的迈乐数码公司已被逐出展览会。 美国挥舞337大棒,高筑专利壁垒 2002年以来,美国已对我国发起337调查60起,我国已连续5年成为遭受337调查最多的国家。其中,60%以上的案件针对机电类产品,并逐渐辐射至化工、生物、轻工、医疗器械等行业的产品。仅2007年1-10月,美已对我国发起337调查14起,占美同期立案总数的50%以上。近3年来的年均涉案金额达13.5亿美元。被调查企业遍及浙江、广东、深圳、江苏、上海等全国14个省市。在美国对我国发起的337调查中,88%以上的案件涉及专利,其他则涉及商标等。 337调查逐渐成为继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之后,美国遏制我国具有一定出口潜力,特别是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产品对其出口的重要手段。 什么是“337”调查? 337调查是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的规定,针对不公平的进口行为进行调查并采取制裁措施的做法。337调查主要针对进口产品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无论是美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只要其在美拥有知识产权,如认为进口到美国的产品侵犯了其知识产权,便可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调查申请。 美国对中国企业进行337调查的原因 中国出口技术含量的提升; 美国经济不景气; 中国企业不积极应诉(1996年“多功能便携工具案” ); 337调查自身的特点: 337调查申请门槛低但制裁措施严厉,普遍排除令将打击出口国整个产业链; 调查程序时间短、应诉费用负担重; (337调查的程序一般为12~15个月;专利类案件的诉讼费用为120~150万美元/件,商标类案件约为20万美元/件。) 调查和诉讼多“双管齐下”,使应诉疲于应付。 企业如何应对? 出口前进行知识产权调查; 专利检索,存在侵权可能则(1)修改产品(2)获得许可(3)要进口商承担。 注重在美国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积极应诉; (1)不侵权抗辩; (2)专利无效; (3)规避设计。 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和体系。 2、绿色(环境)壁垒 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 -环境技术标准 -环境标志 -ISO14000 -多边环境协议 -绿色补贴 早期的环保公约 1946年《国际捕鲸管制公约》 1950年《国际鸟类保护公约》 1951年《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1951年《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植物保护公约》 1959年《植物检疫及其疾病防护合作协定》 1959年《东北太平洋渔业保护协定》 1966年《养护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公约》 1967年《非洲植物卫生公约》 1968年《养护自然和自然资源非洲公约》 1969年《养护东南太平洋生物资源公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制定了156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条约; 国内法规:德国制订1800多项环保法律、法规。 1991年,32个国家对427种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量制订了标准。 (1)绿色技术标准 进口国依据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对一些产品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外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很难达到。 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服装产品的每一个部件(包括纽扣、拉链)都通过有关检测和认证; 2002年,欧盟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达320亿美元,其中90%来自发展中国家。 2002年1月31日,欧盟发布第69/EC号决议,我国动物源性产品中氯霉素超过限量,禁止从中国进口动物源性产品。 标准要求蜂蜜中的氯霉素检出量不得超过0.1PPB,即10万吨蜂蜜中含有1克氯霉素,标准严格了100倍。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实验室能够检测到0.3ppb~0.5ppb的精度; 欧盟目前只有两家实验室有能力检测到0.1ppb。 (2)绿色标志制度 Green Label、Environment Label 指认证机构依据环境保护标准,向自愿申请者颁发的、表明其产品或服务符合要求的一种特定标志。表明该产品从开发到生产、使用直至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均符合生态和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或危害极小。 “绿色通行证”(Green Passport) 德国:“蓝色天使”计划(1978年); 北欧四国:“白天鹅制度”; 加拿大:“环境选择方案”; 美国:“绿色标签制度”; 日本:“生态标志制度”。 GSP的三大原则 普遍的 (客体) 非歧视的 (主体) 非互惠的

文档评论(0)

浪漫唯美-文档菜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