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文库:金匮肾气丸(1).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系列文库—— 金金匮匮肾肾气气丸丸((11))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中医药知 点 “金匮肾气丸(1)” 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 金金匮匮肾肾气气丸丸((11)) 本品由熟地黄400g,山药、山茱萸各200g,茯苓、泽 泻、丹皮各150g,制附子、肉桂各50g组成。 有益肾气、补命门之功效。 适用于命门火衰,肾虚腰痛,男子消渴小便多,女子 转胞不得溺。 方中熟地甘温滋阴补肾为主药,辅以山茱萸、山药补 肝益脾以补精血,再配附子、肉桂温肾助阳、化气行 水,“少火生气” ;佐泽泻通调水道;茯苓健脾渗湿; 丹皮调肝和血。 诸药相合,滋而不腻、温而不燥,补阴之虚以生气、 助阳之弱以化水,使肾气振奋,气化复常,诸症自 除。 本品气微香,味酸、涩;为棕黑色浸膏丸。 每8丸相当于处方原生药3g 。 内服,1次8丸,1 日3次。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各家论述 ①吴崑 《医方考》:“ 肾间水火俱虚者,此方 主之。 君子观象于坎,而知肾具水火之道焉。 故曰,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小心少火也。 又曰,肾有两枚,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相火也, 相火即少火耳。 夫一阳居于二阴为坎,水火并而为肾,此人生与天地 相似也。 今人入房盛而阳事愈举者,阳虚火动也,阳事失委 者,命门火衰也。 真水竭,则隆冬不寒,真火息,则盛夏不热,故人乐 有药饵焉。 是方也,熟地、山萸、丹皮、泽泻、山药、茯苓、前 之地黄丸也,所以益少阴肾水、肉桂、附子辛热物 也,所以益命门相火,水火得其养,则二肾复其天 矣。” ②柯琴 《伤寒耒苏集》:“欲暖脾胃之阳、必先温命门 之火,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 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故不曰温肾, 而名肾气。 斯知肾以气为主,肾得气而土自生也。 且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则脾胃因虚寒而致病者固 痊,即虚火不归其原部,亦纳气而归封蛰之本矣。” 临床报道 用金匮肾气丸治疗肾脏性水肿12例;症见水 肿对称、营养较差,贫血、面色苍白或萎黄,小便不 利或尿闭,舌苔白厚、或干燥,脉沉微细弱等。 应用此方,每次服9g,每日2次;如出现下肢水肿者, 宜配五皮饮内服。 结果,痊愈者10例,疗程最长40天,最短2 1天,一般 服药2周后症状减轻、排尿增加,水肿渐次消退[1] 。 药理作用 国内和日本方面对肾气丸的实验研究:在治 疗糖尿病方面,用八味丸浸膏ig给老龄大白鼠灌胃1月 后,测定血糖耐量曲线,发现血糖值降低,降糖时间 也较迅速。 又有研究肾气丸不同的制剂在血、尿方面的影响,实 验以大鼠为对象,发现饮片组的散剂对大鼠的饮水 量、排尿量、血糖、尿糖均呈显着抑制作用,而颗粒 剂仅有抑制尿糖量的作用、单味药中只有山茱萸对上 述血糖等有抑制作用,其它药均无作用。 为了阐明本方对瘀血作用的机理,从血液粘度、红细 胞膜的组成、血小板凝集等各种指标进行观察。 以25周龄Wistar雄性大鼠为对象,随着大鼠的老化,高 比重的红细胞增加,变形能力降低,给肾气丸组能明 显抑制其变形能力降低。 同时测定了红细胞的ATP含量,红细胞脂膜质组成,表 原电荷等,都认为肾气丸对这些指标有良好作用。 以大鼠观察本方的慢性毒性,认为本方在常用量下是 安全的,但大剂量有使转氨酶、脱氢酶、中性脂肪上 升的可能[2] 。 参考文献 [1] 中医杂志 1956 ;(12) ∶635 [2] 浙江中医 杂志 1987 ;(5) ∶230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