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第七章托幼机构安全管理.ppt

《学前卫生学》第七章托幼机构安全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托幼园所的安全管理 托幼园所在安全管理方面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经常检查园内、班内的设备; 2.建立药品和危险物品的保管制度 ①保健人员负责检查幼儿用药的准确性 ②妥善保管幼儿的药物 ③教师要认真给幼儿喂药 ④危险用品应由专人管理 3.建立幼儿接送制度,防止走失 ①加强对门卫的严格管理 ②建立班级的交接班制度 ③建立并严格执行接送制度 4.教师应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做出果断处理 ①防止小物品进人体内 ②室内、外都应防跌伤 ③防烫伤 ④及时发现睡眠中出现的问题 二、幼儿常见以外事故的原因与处理 (一)幼儿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分析 1·幼儿运动机能不完善 2·幼儿对危险因素缺乏认识 3·幼儿好奇、好动、活泼、易冲动的特点 4·集体环境中,幼儿人数较多、教师人数较少,也容易引起事故的发生 (二)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 1·小外伤 2·异物人体 3.虫咬伤 4.惊撅 (抽风) 5.中暑 6.冻伤 7.头部摔伤 1·小外伤 (1)跌倒蹭破皮肤的处理 蹭破皮肤后应先观察幼儿伤口的深浅,若伤口较浅仅仅蹭破了表皮,只需将伤口处的泥沙清理干净即可;如果伤口较深有出血,应该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并用酒精消毒伤口,处理后无需包扎;若伤势较严重,需去医院治疗。 (2)扎刺的处理 先将伤口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消毒过的针或镊子顺着刺的方向把刺全部挑、拔出来,不应有残留,并挤出淤血,随后再用酒精消毒伤口。如果刺扎在了指甲里或难以拔除,应送医院处理。 (3)剪刀、小刀等文具的划伤与切伤的处理 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止血,止血后,在伤口周围用75﹪的酒精由里向外消毒,敷上消毒纱布,用绷带包扎。如果是玻璃器皿扎伤,应先用清水清理伤口,用镊子清除碎玻璃片,消毒后进行包扎。 (4)挤伤的处理 幼儿的手指经常被门、抽屉挤伤,给幼儿造成痛苦,严重时,可出现指甲脱落的现象,应及时发现并处理。 若无破损,可用水冲洗,进行冷敷,以便减轻痛苦疼痛难忍时,可将受伤的手指高举过心脏,缓解痛苦;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若指甲掀开或脱落,应立即去医院。 2·异物人体 (1)鼻腔异物 幼儿处于好奇,常把豆子、小珠子、钮扣、橡皮等较小的物品塞入鼻中,这不仅会影响呼吸,还会引起鼻腔炎症,甚至引起气管异物。 深吸一口气,用手堵住无异物的一侧鼻子,用力擤鼻,异物即可排除。若异物末取出,切不可擅自用镊子夹取圆形异物,否则会将异物捅向鼻子深处,甚至落人气管,危及生命。发现鼻腔异物应马上去医院处理。 (2)眼内异物 幼儿眼异物最为多见的是小沙粒、小飞虫等人眼。异物人眼后,可粘在险结膜的表面,进入睑结膜囊内,也有的则嵌在角膜上。对于不同的情况,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让幼儿轻轻闭上眼睛,切不可揉搓眼睛,以免损伤角膜。教师清洁双手后,方可为幼儿处理。沙粒粘在眼结膜表面时,可用干净柔软的手绢或棉签,轻轻拭去。若嵌入眼睑结膜囊内,则需要翻开眼皮方能拭去。若运用以上各法不能取出异物,幼儿仍感极度不适,有可能是角膜异物,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3)外耳道异物 幼儿外耳道异物可引起耳鸣、耳痛、外耳道炎症及听力障碍,应及时取出。 幼儿外耳道异物属非生物异物和水时,可用倾斜头、单腿跳跃的动作,将物品跳出。若无效,应上医院处理。切不可用小棍捅、用镊子夹,否则易损伤幼儿外耳道及鼓膜。 若外耳道异物为小昆虫,可用强光接近幼儿的外耳道,或吹入香烟的烟雾将小虫引出来。若不见效,应立即上医院。 (4)气管异物 幼儿气管有异物时,会出现呛咳、吸气性呼吸困难、憋气、面色青紫等现象,此时情况紧急,应立即加以处理。 若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幼儿身上,可将其倒提起来,拍背。 若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幼儿身上,可让其趴卧在成人腿上,头部向下倾斜,成人轻拍其后背。 若仍不能取出,应立即送往医院处理。 (5)咽部异物 咽部异物以鱼刺、骨头渣、瓜子壳、枣核等较为多见。异物大多扎在扁桃体或其周围,引起疼痛,吞咽时疼痛加剧。 咽部异物最好用镊子取出,切不可采用大口吞饭的方法,否则会使异物越扎越深,出现危险。若无法取出,应立即上医院处理。 3.虫咬伤 夏秋季节蚊虫增多,被蚊虫叮咬的机会也随之增多。幼儿中较多见的有被蚊子叮咬、蜂类蛰伤。 蚊子咬伤时可用清凉油、绿药膏、酒精、氨水等涂于患处。蜂子刺伤时,伤口处疼痛红肿,此时可先用橡皮膏将皮肤中的刺粘出来,然后用肥皂水涂于伤处。若为黄蜂蛰伤,可将食醋涂于伤处。 4.惊撅 (抽风) 原因:高烧惊撅较为常见,如患上感、流脑、中毒性痢疾等均会使幼儿高烧,进而惊顾;由于幼儿缺钙而引起的手足抽搐,或患有颇痈、低血糖或中毒等也会引起幼儿惊厥。 表现:通常是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凝视,呼吸细弱且不规则,口唇青紫,四肢和单侧或双侧面部抽动,持续的时间可由1--2分钟到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