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系列文库——
漏漏芦芦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中医药知 点
“漏芦”
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
漏漏芦芦
【概况】: 异名 野兰( 《本经》),鬼油麻( 《日华子本
草》),独花山牛蒡( 《甘肃中草药》),大脑袋花( 《辽
宁中草药》),和尚头( 《吉林中草药》),大头翁( 《东
北中草药》),馒头花( 《西藏常用中草药》),牛馒头
花( 《陕西中草药》),洪古禾朱日(蒙族名) 。
基源 为菊科漏芦属植物漏芦或蓝刺头属植物驴欺口的
根。
漏芦属全世界约24种,中国2种皆入药。
蓝刺头属见“砂漏芦”头。
原植物 漏芦Stemmacantha uniflora(L .)Dittrich Cnicus
uniflorus L .;Rhaponticum uniflorum(L .)DC .)或驴
欺口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 . 历史 漏芦为较常用中
药,始载 《本经》,列上品。
历代本草都有记述,但种类繁杂,大都与药材原植物
不符,待详考。
依药材分有祁州漏芦(祁州今河北安国、深泽和晋县等
地, 《救荒本草》漏芦附图与其相似,现使用较广,
原植物即漏芦属漏芦,另有禹州漏芦( 禹州今河南禹县
和密县),考其原植物为蓝刺头属植物驴欺口。
《中国药典》1 63年版以来各版, 《中药志》两版和
《中药大辞典》等医药书籍,漏芦项下都收此两种。
禹州漏芦原植物驴欺口,本辞海第2册还作“追骨风”收
载。
形态 漏芦为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 ,根直伸,直
径1~3cm ,根茎粗。
茎直立,不分枝,簇生或单生,被棉毛,灰白色,基
部径5~10mm ,被残存褐色叶柄。
基生叶及茎下部叶柄长6~20cm ,叶片椭圆形,长椭
圆形或倒披针形,长10~24cm ,宽4~ cm ,羽状深裂
或几全裂,侧裂片5~12对,椭圆形或倒披针形,中部
裂片稍大,向上或向下渐小,边缘有锯齿或锯齿稍
大,呈二回羽状分裂状,或少锯齿或无锯齿,顶裂片
长椭圆形或近匙形,边缘有锯齿,最下部侧裂片耳
状;中、上部茎叶有短柄或无柄,叶片与基生叶及茎
下部叶同形并等样分裂,只是叶片渐小,全部叶叶柄
被稠密的蛛丝状棉毛,灰白色,叶片质地柔软,两面
被密或疏的灰白色蛛丝毛及多细胞糙毛和黄色小腺
点。
头状花序径约5cm ,单生茎顶,花序梗粗壮,裸露或有
少数钻形小叶;总苞半球形,径3 .5~6cm ;总苞片
约 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外层的不包括顶端
膜质长三角形的附属物,长约4mm ,宽约2mm ,中层
的不包括顶端附属物,椭圆形或披针形,内层或最内
层不包括顶端附属物,披针形,长约25mm ,宽约
5mm ,所有附属物宽卵形或几圆形,长约10mm ,宽约
15mm ,膜质,浅褐色;全为管状花,两性,花冠紫红
色,长约3 1mm ,细管部长约15mm ,花冠裂片长约
8mm 。
瘦果倒圆锥形,长约4mm ,宽约2 .5mm ,具3~4棱,
顶端有果喙,喙缘具细尖齿;冠毛多层,不等长,向
内层渐长,长可达18mm ,褐色,基部连合成环,整体
脱落。
花果期4~ 月。
( 图见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654页.图
6722) 生境与分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