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文库:麻黄附子甘草汤.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系列文库—— 麻麻黄黄附附子子甘甘草草汤汤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中医药知 点 “麻黄附子甘草汤” 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 麻麻黄黄附附子子甘甘草草汤汤 【方源】: 《伤寒论》。 【异名】: 麻黄甘草附子汤( 《医统》卷十四)、附子 麻黄汤( 《赤水玄珠》卷五) 。 【组成】: 麻黄(去节)二两 甘草(炙)二两 附子一枚 (炮,去皮,破八片) 【用法】: 上以水七升,先煮麻 黄一两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每日 三次。 【功用】: 《伤寒论讲义》:温经解表。 【主治】: 素体阳虚,感受风寒,恶寒,不发热,或 有微热,苔白,脉沉;肾阳不足,风湿外侵,通身浮 肿。 ① 《伤寒论》:少阴病,得之二三日无里证。 ② 《卫生宝鉴补遗》:病人寒热而厥,面色不泽,冒 昧,两手忽无脉,或一手无脉。 ③ 《景岳全书》:风湿通身浮肿。 ④ 《医方集解》:气水,脉沉虚胀。 ⑤ 《张氏医通》:少阴病脉沉发热,及水肿喘咳。 【方论选录】: ① 《沈注金匮要略》:麻黄附子汤中 以附子固护表里之阳,且助麻黄、甘草通阳散邪。 俾邪出而真阳不出,即开鬼门之变法也。 ……麻黄、附子一散一补,固本通阳,则病去而不伤 阳气。 ② 《准绳·伤寒》:麻黄、甘草之甘以散表寒,附子之 辛以温寒气。 ③ 《金鉴》:此少阴脉而表反热,便于表剂中加附子 以预固其阳,是表热阳衰也。 夫发热无汗太阳之表,脉沉但欲寐少阴之里,设用麻 黄开腠理,细辛散浮热,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太阳 之微阳外亡。 惟附子与麻黄并用,则寒邪散而阳不亡,此里病及 表,脉沉而当发汗者,与病在表脉浮而发汗者迳庭 也。 若表微热则受寒亦轻,故以甘草易细辛,而微发其 汗,甘以缓之与辛以散之者,又少间矣。 ④ 《古方选注》:以熟附固肾,不使麻黄深入肾经劫 液为汗,更妙在甘草缓麻黄,于中焦取水谷之津为 汗,则内不伤阴,邪从表散,必无过汗亡阳之虑矣。 【临证举例】: 伤寒少阴病 《经方实验录》:余尝治 上海电报局高君之公子,年五龄,身无热,亦不恶 寒,二便如常,强呼之醒,与之食,食已,又呼呼睡 去。 按其脉,微细无力。 余曰:此仲景先圣所谓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也。 顾余知治之之方,尚不敢必治之之验,请另乞诊于高 明。 高君自明西医理,能注强心针,顾又知强心针仅能取 效于一时,非根本之图,强请立方。 余不获已,书:熟附片八分,净麻黄一钱,炙甘草一 钱,与之,又恐其食而不化,略加六神曲、炒麦芽等 消食健脾之品。 次日复诊,脉略起,睡时略减。 当与原方加减。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