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种与土著种的相互作用关系及生物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影响.pptVIP

外来入侵种与土著种的相互作用关系及生物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影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 结束语 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全球生物入侵加剧,外来入侵种的数量正在迅速增加。生物入侵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全球生态系统过程。 面对外来物种入侵日益严峻的态势,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对入侵生物的治理工作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尽快完善针对外来物种引进及其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公众对生物入侵和生态安全的意识,并对已知的主要外来有害物种及时开展防治和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外来生物引种效应的基础研究,建立科学的引种制度和监管体系,争取采取多种措施,把生物入侵所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以求维护生态平衡,确保生态安全。 谢 谢 ! [1]赵雨云,龙梅芳.生物人侵名词匡正[J].安徽农学通报,2OO6,12(9):36- 40. [2]陈英玉,周向阳.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青海大学学报, 2OO8,26(2):25-29. [3]徐汝梅,叶万辉.生物入侵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朱守一.生物安全与防止污染[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5]杨永川,达良俊.上海乡土树种及其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应用[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3):286-290. [6]焦学军.生态安全的监测与评价[J].防护林科技,2003(4):32—34. [7]郭传友,王中生,方炎明.外来种入侵与生态安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2):73—78. [8]钱 芳.生物入侵及其危害[J].生物学教学,2003,28(11):4-7. [9]过清平.外来入侵种的入侵特性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8):22—23. [10]Mooney.H. A.and Cleland. E. E.2001.The evolutionary impacts of invasive specie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USA,98:5446—5451. 参考文献: [11]单家林. 海南岛外来植物群落初探[ J ]. 热带农业科学,2003,23(3):1- 4;51. [12]Marchant,C.J. 1967. Evolution in Spanina (Gramineae).I. rhe history and morphology of the genus in Britain.Botanical Journal ofthe Linnean Society,60:1—24. [13]Thompson,J.D.1991.The biology of an invasive plant- what makes Spartina anglica so successful? BioScience,41(6):393~401. [14]徐承远,张文驹,卢宝荣,陈家宽. 生物入侵机制研究进展[ J ]. 生物多样性2001,9(4):430—438. [15]Callaway R M, Aschehoug E T,2000. Invasive plants versus their new and old neighbors: a mechanism for exotic invasion.Srience,290:521—523. [16]Edgerly J S,WiHey M S,Livdahl T P,1993.The community ecology of Aedes egg hatching—implications for a mosquito invasion.Ecological Entomology,18(2):123—128. [17]姬晓娜,张现青,谷令彪,生物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及其对策[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8,17(3):41—44. [18]王献溥,生物入侵的生态威胁及其防除措施[J].植物杂志,1999(4):4—5. [19]丁建清.外来生物的入侵机制及其对生态安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2002(4)l-16—20. [28] D’ANTONIO C M,VITOUSEK P M.Biological invasion by exotic grasses,the grass/fire cycle and global change[J].Ann Rev Ecol Syst,1992,23:63-87. [29]THOMPSON J D.The biology for an invasive plant[J].Bioscience,1991,41:393—401.

文档评论(0)

qiuzhimin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