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4 · 2016 年9 月1 日
经典诗文教学的审美意义*
——— 以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为例
张栋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97)
摘 要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学好语文,不仅仅指学会听说读写,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优秀
作品的诵读,体会到作品中深层的文化意蕴,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本文以入选初中课本的《记承天寺夜游》
为例,阐述了经典诗文教学的审美意义,即通过教师的启发式引导,让学生领略逆境中的审美、友谊的力量以
及闲的魅力,让他们可以从中汲取充足的力量,完善自我,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 经典诗文 语文教学 审美意义
当下中小学生自杀已成为一个令人沉痛的社 侧,约今黄冈中学进门左侧高阜处。文章一开头“元
会现象,《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中指出:初中 丰六年十月十二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
阶段,中小学生自杀率最高。导致悲剧的原因有许 行”,“欣然”一词,表达了苏轼的美好心情,他是不
多,其中高强度的应试教育是学生自杀的根本原 是正在人生春风得意时呢?其实不然,元丰六年,也
因。在应试压力之下,学生怎样消除焦虑等负面情 就是公元1083年,是苏轼因罪被贬黄州的第四年。
绪,树立健全的人格,从而身心健康地成长?语文学 他在黄州任团练副使一职,也就是地方长官的助
科责无旁贷。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 理,不能签发文件,也不能随便离开此地,所以他既
特点,就是它不光注重工具性,更注重人文性。学好 没有实权,又没有人身自由,心情应该不是“欣然”,
语文,不仅仅指学会听说读写,更重要的是通过对 而是“郁闷”。那他为何还能如此高兴呢?是因为“月
优秀作品的诵读,体会到作品中深层的文化意蕴, 色入户”,是美丽的月光照进了屋子,也照进了苏轼
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而经典诗文作为传统文化的 的心里,唤起了他愉悦的心情,这就是一种对美的
重要载体,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包涵了丰 感受。
富的人文知识,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灵滋养和健康人 在人生的低谷,苏轼没有就此消沉,一蹶不振,
格的塑造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他被美折服,惊叹于月光之美,忘记自己的悲伤,
本文以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为例,它入选人 “欣然起行”,去赏月,去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藻
教版、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全篇不过84个字,却 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如水,竹柏的影子好像
是字字珠玑,语言凝练含蓄,文气充沛。教师引导学 水草一样摇曳生姿,寥寥数语,苏轼就营造了一个
生通过查阅字典、注释等来理解文中的词句含义, 清凉澄澈的境界。都说“人生不如意事八九”,有人
掌握文章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与文本紧密 被挫折击垮,有人屡败屡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强
联系,产生积极的对话。学生通过熟悉苏轼所处的 大的内心世界不是一朝一夕造就,而是由于外界美
时代背景、社会风尚以及人生际遇等来亲近文本、 好的人事、风景带来的力量累积而成。
感悟文本,从而体会到苏东坡特有的人生态度、自 正如蒋孔阳在《美在创造中》所说:“我们不但
然观以及审美情趣等,由此获得丰盈的人格滋养。 要承认自己的渺小和丑,更要追求那闪烁着人生光
辉的伟大和美。人生的征途,可以充满丑;但人生的
一、逆境中不失审美情趣
[1]
目的却应当是美。”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
承天寺坐落于湖北黄州城南江滨,临皋亭东南 次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ppt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 4(无答案).doc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ppt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习题 1(含答案).doc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ppt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习题 1(含答案).doc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ppt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ppt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单元课件习题含答案.ppt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单元课件习题含答案.ppt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教案设计.docx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教学赏析.doc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郦道元_三峡_的美学解读_殷显谷.pdf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郦道元_三峡_壮美豪情_秀美雅趣_凄美悲凉的三重奏_孙绍振.pdf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平凡而伟大的师生情_也谈鲁迅的_藤野先生_张海彦.pdf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朴实无华感人至深:《回忆我的母亲》语言艺术浅析1.pdf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深深浅浅读美丽——肖培东《美丽的颜色》教学实录.pdf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审美距离中的田园之乐_从王绩_野望_王维_渭川田家_谈起_刘明华.pdf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_我读王维的_使至塞上_周茜.pdf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是悼文_也是忆文_还是颂文_朱德_回忆我的母亲_体裁的多面性理解_马兴贵.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