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卷二历年真题精选1及答案解析--5--3.docx

司法卷二历年真题精选1及答案解析--5--3.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司法卷二历年真题精选1及答案解析 司法卷二历年真题精选... 选择 甲将一只壶的壶底落款“民國叁年”磨去,放在自己的古玩店里出卖。某日,钱某看到这只壶,误以为是明代文物。甲见钱某询问,谎称此壶确为明代古董,钱某信以为真,按明代文物交款买走。又一日,顾客李某看上一幅标价很高的赝品,以为名家亲笔,但又心存怀疑。甲遂拿出虚假证据,证明该画为名家亲笔。李某以高价买走赝品。 1. 关于甲对钱某是否成立诈骗罪,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2011年) A: 甲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成立诈骗罪 B: 钱某自己有过错,甲不成立诈骗罪 C: 钱某已误以为是明代古董,甲没有诈骗钱某 D: 古玩投资有风险,古玩买卖无诈骗,甲不成立诈骗罪 2. 关于甲对李某是否成立诈骗罪,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1年) A: 甲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成立诈骗罪 B: 标价高不是诈骗行为,虚假证据证明该画为名家亲笔则是诈骗行为 C: 李某已有认识错误,甲强化其认识错误的行为不是诈骗行为 D: 甲拿出虚假证据的行为与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甲仅成立诈骗未遂 甲花4万元收买被拐卖妇女周某做智障儿子的妻子,周某不从,伺机逃走。甲为避免人财两空,以3万元将周某出卖。(事实一) 乙收买周某,欲与周某成为夫妻,周某不从,乙多次暴力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事实二) 不久,周某谎称怀孕要去医院检查,乙信以为真,周某乘机逃走向公安机关报案。警察丙带人先后抓获了甲、乙。讯问中,乙仅承认收买周某,拒不承认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丙恼羞成怒,当场将乙的一只胳膊打成重伤。乙大声呻吟,丙以为其佯装受伤不予理睬。(事实三) 深夜,丙上厕所,让门卫丁(临时工)帮忙看管乙。乙发现丁是老乡,请求丁放人。丁说:“行,但你以后如被抓住,一定要说是自己逃走的。”乙答应后逃走,丁未阻拦。(事实四) 3. 关于事实一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1年) A: 甲行为应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拐卖妇女罪实行并罚 B: 甲虽然实施了收买与拐卖二个行为,但由于二个行为具有牵连关系,对甲仅以拐卖妇女罪论处 C: 甲虽然实施了收买与拐卖二个行为,但根据《刑法》的特别规定,对甲仅以拐卖妇女罪论处 D: 由于收买与拐卖行为侵犯的客体相同,而且拐卖妇女罪的法定刑较重,对甲行为仅以拐卖妇女罪论处,也能做到罪刑相适应 4. 关于事实二的定性,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2011年) A: 乙行为成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应当实行并罚 B: 乙行为仅成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因乙将周某当作妻子,故周某不能成为乙的强奸对象 C: 乙行为仅成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因乙将周某当作妻子,故缺乏强奸罪的故意 D: 乙行为仅成立强奸罪,因乙收买周某就是为了使周某成为妻子,故收买行为是强奸罪的预备行为 5. 关于事实三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1年) A: 丙行为是刑讯逼供的结果加重犯 B: 对丙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C: 对丙行为应以刑讯逼供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实行并罚 D: 对丙行为应以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实行并罚 6. 关于事实四,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2011年) A: 乙构成脱逃罪,丁不构成犯罪 B: 乙构成脱逃罪,丁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 C: 乙离开讯问室征得了丁的同意,不构成脱逃罪,丁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 D: 乙与丁均不构成犯罪 甲、乙预谋修车后以假币骗付。某日,甲、乙在某汽修厂修车后应付款4,850元,按照预谋甲将4,900元假币递给乙清点后交给修理厂职工丙,乙说:“修得不错,零钱不用找了”,甲、乙随即上车。丙发现货币有假大叫“别走”,甲迅即启动驶向厂门,丙扑向甲车前风档,抓住雨刮器。乙对甲说:“太危险,快停车”,甲仍然加速,致丙摔成重伤。 7. 甲、乙用假币支付修车费被识破后开车逃跑的行为应定的罪名是( )。 (2010年) A: 持有、使用假币罪 B: 诈骗罪 C: 抢夺罪 D: 抢劫罪 8. 对于丙的重伤,甲的罪过形式是( )。 (2010年) A: 故意 B: 有目的的故意 C: 过失 D: 无认识的过失 9. 关于致丙重伤的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2010年) A: 乙明确叫甲停车,可以成

文档评论(0)

136****4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