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化中法治思想及其借鉴意义.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齐文化中法治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刘绍斐 李 强 【摘 要】文化是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一切产品的总和。齐文化就是 齐人创造的、存在于特定历史时空的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 包含的廉政思想对现代化建设具有许多借鉴和启迪意义。齐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我国古 代社会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它的许多优秀成分,已经超越了时空,历久弥新,对今人依然有许多启迪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齐文化;法制思想;法治;廉洁意识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278(2013)10-254-02 齐文化作为独立的地域文化登上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殿 堂,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是经过了一个长期的过程的。过 去很长历史时期内,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往往把齐文化与鲁 文化合谈,称之为“齐鲁文化”;或与燕文化并论,称之为“燕齐 文化”,而不将其作为独立的地域文化视之①。随着中国传统 地域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齐文化的鲜明特色逐渐显露出来, 它与鲁文化、燕文化甚至于其他地域文化固然不乏相近、相通 之处,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共性,却又有着属于它自己的、明显 的、同样不容抹杀的个性。齐文化在地理环境上是半岛型文 化;在经济结构上是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式经济;在政治思想 领域内是以忠君爱民相统一、礼法结合、义利并重为特色的互 补式政治;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审视,齐文化又显现出与其他先 秦地域文化迥乎不同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 慧性。正是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和鲜明的文化特点,使 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星空中一颗亮 丽的明星。 一、齐文化所蕴含的政治思想 (一)重视人才,选贤任能,是齐国政治思想的重要特点 在齐国政治家和开明君主看来,“争天下者,必先争人”要 “霸诸侯,一匡天下”就要培养造就人才,大胆启用人才。立国 之初,姜太公就制定了“举贤而上功”这一基本国策。齐桓公 时,又发扬光大这一重用人才的优良传统,并进一步提出了关 于用人的“三本”、“四固”原则和学说,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 整的用人标准、选拔措施和考核办法。齐桓公大义相管仲及 设庭燎招士、齐威王用人不疑、齐宣王礼贤下士等尚贤重才的 做法,也都集中反映了齐国对人才的重视。② (二)崇尚法治,依法治国,是齐国政治思想的又一特点 齐国当时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法治体系,但统治者 已认识到了法的重要性,主张用法治代替人治,用法来规范臣 民的行为,把法看成是行政施令的法宝,开始运用“法”这个工 具为自己服务。《管子明法解》认为:“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 事之仪表也。”君主治国要以法律、制度为准则,实行法律化、 制度化。基于这样一种认识,齐国统治者特别强调法律先行, 重视立法,并认为立法应遵循以下五条原则:一是顺天时,法 自然;二是因时而变,顺乎民情;三是令于民所好,禁于民所 恶;四是重安居,利耕战;五是慎其立,严其行。不仅强调要法 律先行,搞好立法,而且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认为依法治 国要贯穿于君、臣、民之中,法律一经制定出来,“君臣上下贵 贱皆发焉”。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此外,《管子》还认为,执 法必须从严,执法必须“公正”。《管子·版法解》日:“凡法事 者,操持不可以不正。操持不正,则听治不公。听治不公,则 治不尽礼,事不尽应。”《管子》对法的论述,体现了齐国以法治 代替人治,用法来规范百姓行为的治国思想。虽然齐国的法 治思想尚处于初级阶段,很不系统、全面,但却起到了筚路蓝 缕、以启山林的先行作用。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治国必须依 靠法治,而不能靠人治;越是经济发展,越要加强法制建设;发 展市场经济,必须依靠法制作保障。③ (三)以廉为本,反对奢侈,是齐国政治思想的另一特点 齐国的政治家从治国安邦、维护自己的统治出发,强调统 治者要“薄于身而厚于民”,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制定了许多为 政清廉的具体规定和措施。齐威王时,即墨大夫由于治理有 方,百姓富庶,被“封之万家”;阿大夫因欺压百姓,收受贿赂, 被“烹”之。齐国不仅有廉政措施,而且还涌现出许多勤俭持 政的官吏。晏婴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晏婴身为齐国宰相, 历任三朝,却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穿缁衣,吃粗粮,驾驽马, 居陋室,并多次谢绝君主赏赐的封邑、新宅、美女、车马和衣 裘,堪称廉洁楷模。不管齐国统治者倡导廉洁勤政出于何种 目的,客观上却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启示:要想保持国家的长 治久安,实现现代化,就要惩治腐败,保持廉洁。 二、管仲晏子对齐文化法治思想的影响 齐国的管仲被认为是法家的先驱,其后学和其他具有法 家思想的人所组成的学派,被称为齐法家,与三晋法家有很大 区别。齐法家就是齐国的黄老学,它“较之三晋法家有更大的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