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州十日(扬州屠城)
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1] 扬州之屠,[2] 是指史
可法率领扬州人民阻挡清军南侵守卫战失败之后,清军对扬
州城内人民展开的大屠杀。当时幸存者王秀楚的 《扬州十日
记》中和明末史学家计六奇的 《明季南略》记载,屠杀共持
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
扬州在激烈抵抗后失陷,清兵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几
世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
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城中积
尸如乱麻”[3] 。扬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
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仅被
和尚收殓的尸体就超 80 万具。[4]
在文字狱盛行的清朝时期,所有有关扬州屠城的记载随着清
军入主汉地之后被刻意掩盖,导致清末以前大部分人对此屠
杀事件一无所知。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才将 《扬州十日记》从
海外带回中国,[5] “希望使忘却的旧恨复活,助革命成功”
[6] ,扬州十日才广为世人所知。[5]
除 《扬州十日记》之外,还有 《扬州城守纪略》[7] 《明季
南略》[8] 等诸多史书记载屠杀事件,然皆远不及 《扬州十
日记》详细。
历史背景
参见:扬州之战
弘光元年(1645 年),清兵在多铎的率领下,分兵亳州、徐
州两路,向南推进,势如破竹,直至扬州。
史可法收兵退保扬州。刘泽清、刘良佑以入卫南京为名,率
部南逃 。弘光元年(1645 年)四月十八日,南明降将李成
栋,率清兵南下包围扬州城,史可法急令各镇赴援,均无响
应。降将李遇春到城下劝降,史可法命令放箭射回。弘光元
年 (1645 年)四月十九日,明将许定国引多铎师至扬州,扬
州被清水陆各军重围。守将史可法统率军民,坚守孤城,同
时,向弘光皇帝求援,弘光不应,扬州告急,四月二十一日,
南明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歧凤欲劫史可法出降,史可法
以大义叱责之,二人遂拔营降清。弘光元年 (1645 年)四月
二十四日,清军以红衣大炮试轰扬州城,形势危急,史可法
用血书告急朝廷,未得回音。南明的各镇兵马不听史可法调
度,从军事上讲,孤城扬州已难有作为。史可法知其不可而
为之,决定抗战到底,一死以报国。[9]
当时,清军至少有十万人,扬州守兵仅万余人。两军战前,
羽檄交驰。多铎派明降将劝降,后多尔衮致书诱降,史可法
回信拒绝投降。史可法说:“我为朝廷首辅,岂肯反面事
人?”后多铎亲自出马,连发五封书信,史可法不启封便付
之一炬。史可法招集诸将说: “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之中
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史
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 “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
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其后一气写下了五封遗
书,除一致豫亲王多铎,其余是给母亲、夫人、叔父、兄弟
的,二十一日又作遗书给母亲和夫人: “……北兵于十八日
围扬城,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法早晚必
死,不知夫人肯随我去否?如此世界,生亦无益,不如早早
决断也!”[9]
弘光元年 (1645 年)四月二十四日,“北兵试炮,飞至郡堂,
弹重十斤四两,满城惶悚。” 是日夜,清军攻城,“炮落雉
堞二堵。二小卒缘墙而上,城上鼎沸,遂不支。”[9]
弘光元年 (1645 年)五月二十五日终因弹尽粮绝,城陷。史
可法欲以佩刀自杀,部属强行夺过佩刀,拥其走入小东门,
清军迎面而来,史可法大呼:“我史督师也!可引见汝兵
主。”多铎以宾礼相待,口称先生,当面劝降,许以高官厚
禄,“前以书谒请,而先生不从。今忠义既成,当畀重任,
为我收拾江南。”在多铎百般的诱降时,史可法斩钉截铁地
说道:“我为朝廷大臣,岂肯偷生为万世罪人!吾头可断,
身不可辱,愿速死,从先帝于地下”;“城存与存,城亡与
亡。我头可断,而态不可屈。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
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后壮烈就义,终年 45
岁。[9]
城破后,出现了很多与史可法一样慷慨赴死的人物。孟森
《任民育》中写道: “危城官属,明知肝脑不日涂地,而一
息尚存,誓不远引规避,若扬州知府任民育以下数十人。”
在他们中,有扬州知府任民育,城破后郑重换上明朝官服,
端坐大堂、恭候敌人,说 “此吾土也,当死此。”有吴尔壎,
前一年他在北京经不住闯军拷打而屈降,引为奇耻,“南归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