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曾国藩管理(强悍).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要有将战略决策执行到底的决心 曾国藩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的定力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只要他认准的,他就会排除一切干扰,争取一切机会,去将胜利的可能变成胜利的现实。 ——李瀚章 事例:安庆会战 演示课件 2、要有将战略决策执行到底的决心 自古平江南之贼,必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战争初期向荣所率领的清军,本来是准备控制江苏浙江的,然而几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不但不能打下南京,反而丢掉了苏州常州,这并不是兵力不够,而是因为他们从下游进攻上游,形势不利。现在这个情况,如仍然先打苏州常州,然后从东面进攻南京,必然要重蹈覆辙。所以绝对是不应该分安庆之兵进军苏常地区的。安庆之兵不但不能撤,反而应该进一步加强,因为安庆一军,目前关系到整个皖北的大局,将来是进攻南京的基础,因而也是整个胜利的基础,是决不可撤的。 演示课件 太平军在江西、湖北攻城略地,都无非是要分散我的兵力而已。我只求攻破安庆,此外的得失一概不与之争,再过一两个月,大局就可以定了。 ——曾国藩给曾国荃的信 演示课件 2、要有将战略决策执行到底的决心 我军最重大的损失,是安庆落在清军之手。安庆是天京的锁钥,直接保障天京的安全。一落在清军之手,就可以成为进攻天京的根据地。安庆一失,沿途至天京之城相继陷落,天京就无法再守了。 ——洪仁玕 演示课件 2、要有将战略决策执行到底的决心 安庆之复为东南一大转机。自古办大事者譬如著棋。一子落盘,全局胜负因之。曾帅之注重安庆,谋之于豫,持之以恒,卒收其全功。若枝枝节节为之,如向、张二帅之在金陵,终归一败而已。 ——徐宗亮 演示课件 3、不贪功之速成,但求事之稳适 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倾刻立办者,余或沈吟数时不能了。友人阳湖周弢甫尝谓余“儒缓不及事”。余亦深以舒缓自愧。 演示课件 3、不贪功之速成,但求事之稳适 打仗要不慌不忙,先求稳妥,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到、又要简捷。 剑戟不利不可以断割,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 。 演示课件 3、不贪功之速成,但求事之稳适 这次由湖南招兵东下,必须选拔训练有素的士卒,准备精良坚利的器械。水军要船多炮足,陆军将士要同仇敌忾,抱定三年不归的决心,去迎接艰苦卓绝的战斗。哪里可以像儿戏一样组建成军,匆匆开拔呢?纵使能够到达安徽,究竟于大局有多大的补救?所以我认为必须有战舰二百号,再以民船七八百只补充,载着大小炮一千余尊。水军四千人,陆军六千人,夹江而下,明年开拔。这样才会稍微成些气候。否则名义上是大兴义师,实际上就如同矮人观场一般,不值得方家一笑。 演示课件 3、不贪功之速成,但求事之稳适 求万全者,无一全。处处谨慎,处处不能谨慎 。 ——胡林翼 军威所以大振者,全是打出来的。有四分是把握打的,有六分是冒险打的。从前楚军初立,塔军门有八分冒险,后来多、鲍有七分冒险,李忠武亦有六分冒险,近来各军专图十分把稳,不肯冒一二分险,以致穷蹙者不肯降,裹胁者不肯散。 ——曾国藩 演示课件 曾国藩与中国文化 曾国藩一生三变 做京官时以程、朱为依归(儒家) 办理军务一变而为申、韩(法家) 咸丰八年再出而以黄、老处世(道家) ——欧阳兆熊 演示课件 曾国藩与中国文化 曾国藩与儒家 修、齐、治、平的追求,以天下为己任 文化的自觉性:卫道的狂热 湘军:有理想有主义的部队 儒家社会——宗族、人情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一生的道德自律,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演示课件 曾国藩与中国文化 曾国藩与法家 治乱世用重典:“曾剃头”的由来 人性本恶:清醒冷静理智的态度 功利:“凡利之所在,当与人共分之” 演示课件 曾国藩与中国文化 曾国藩与道家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事例: “大功不赏” 自古以来,处大位大权而兼享大名,有几人能够得到善终呢? 勇退是吾兄弟一定之理,而退之中次序不可凌乱,痕迹不可大露。 演示课件 曾国藩与中国文化 曾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