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JTS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TS 144-1-2010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
Load Code for Harbour Engineering
2010-09-19 发布 2011-0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
JTS 144-1-2010
主编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施行日期: 2011 年 1 月 1 日
ι 京.f.. il* 战斗主
2010 .北京
关于发布《港口工程荷载规范》
(JTS 144-1-2010) 的公告
2010 年第 42 号
现发布《港口工程荷载规范~(以下简称《规范~)o 本《规范》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
号为 ]TS 144-1-2010 ,自 201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原《港口工程荷载规范~ (JTJ 215-
98) 同时废止。
本《规范》第 5. 1. 1 条、第 5.2.1 条、第 5.2.2 条、第 6. 1. 1 条、第 7.0.1 条、第 7.0.3
条、第8.0.1 条、第8.0.2 条、第 8.0.3 条、第 8.0.4 条、第 1 1. o. 6 条和第12.0.2 条中的黑
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部组织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完成,由部水
运局负责管理和解释,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
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二O→0年九月十九日
修订说明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在《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 215-98) 的基础上,经深入调查分析和专题研
究,总结和吸纳我国十几年来港口工程建设实践经验和技术进步成果,经广泛征求有关单
位和专家意见,并结合我国港口工程建设、运营特点和发展需要编制而成。主要内容包括
自重力、堆货荷载和人群荷载、起重运输机械荷载、铁路列车荷载、汽车荷载、载货缆车荷
载、船舶荷载、风荷载、冰荷载和水流力等技术内容。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和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
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参加单位为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和天津大学。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 215-98) 白发布实施以来,对确保我国港口工程安全性、
适用性和耐久性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船舶大型化发展和深水专业化码头建设进程
加快,堆货荷载、起重运输机械荷载、汽车荷载、载货缆车荷载、船舶荷载等发生了较大的
变化,原规范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我国港口工程建设发展需要。为此,交通部水运司
组织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等
单位对《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 215-98) 进行了修订。
本规范的第5. 1. 1 条、第 5.2.1 条、第 5.2.2 条、第 6. 1. 1 条、第 7.0.1 条、第 7.0.3
条、第8. 0.1 条、第8.0.2 条、第8.0.3 条、第8.0.4 条、第 1 1. O. 6 条和第 12.0.2 条中的黑
体字部分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JTJ 211-99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局部修订2008)设计船型尺度部分.pdf
- JTJ 211-99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局部修订(设计船型尺度部分).pdf
- JTJ 213-98 海港水文规范.pdf
- JTJ 232-1998 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流泥沙模拟技术规程.PDF
- JTJ 251.2.3-87 干船坞设计规范.pdf
- JTJ 251-87 干船坞设计规范-修订条目.pdf
- JTJ 287-2005 内河航道维护技术规范.pdf
- JTJT 282-2006 集装箱码头计算机管理控制系统设计规范.pdf
- JTJT 322-99 淤泥质港口维护性疏浚工程土方计量技术规范.pdf
- JTT 18-2008 交通标准程序制定修订要求.pdf
最近下载
- 检测-校准-不确定度评定-实验室管理顾问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证持证人
具备10年以上在计量检测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实际应用经验,专长于不确定度的精确评估与研究。深谙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质量体系构建、标准规范制定、检测/校准方法优化等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还涵盖证书模板的个性化设计、作业指导书的专业编写、实验室不确定度评定、质量控制策略制定、检测方法的有效验证等。同时,针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扩建与能力提升,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咨询服务,确保实验室在技术和管理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