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作用影响因素.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 影 响 因 素毒作用过程接触→吸收→靶剂量→生物效应→健康效应毒性作用是毒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进入机体的毒物只有到达靶组织并在一定作用浓度和时间下才能表现其毒性作用。毒物本身的因素与染毒有关的因素与机体有关的因素外环境因素化学物的联合作用一、毒物因素㈠ 化学结构:决定毒物理化性质和化学活性⒈取代基: 苯:麻醉、抑制造血; 甲苯、二甲苯:抑制造血作用不明显;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硝基苯或卤代苯:具有肝毒性。 烷烃与卤代烃:后者毒性增强,对肝的毒作用增加;且取代越多,毒性越大。 如CCl4>CHCl3>CH2Cl2>CH3Cl⒉ 烷、醇、酮等碳氢化合物: 碳原子越多,毒性越大(甲醇和甲醛例外)。 但是,碳原子数超过一定限度时(一般为7-9个碳原子),毒性反而下降(戊烷<己烷<庚烷,但辛烷毒性迅速下降)。3. 分子饱和度: 碳原子数相同时,不饱和键增加其毒性也增加,如乙烷的毒性乙烯的毒性乙炔的毒性。4.异构体:如带两个基团的苯环化合物的毒性是:对位>邻位>间位,分子对称的>不对称的。5.碳原子数相同时直链化合物毒性大于异构体,成环化合物毒性大于不成环化合物。 如庚烷异庚烷,正己烷新己烷; 环戊烷>戊烷。 ★认识化学结构与毒作用规律的关系,对于预测同类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㈡理化性质外环境中的稳定性,代谢转化过程⒈ 溶解度⑴ 脂水分配系数:指有机化合物在脂相和水相中的溶解分配率。影响化学物透过脂质膜结构的能力,与其在机体内的生物转运和分布特征、代谢特征,及作用部位或靶位点有关.⑵ 脂溶性物质易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脂质双分子层,易在脂肪蓄积,易犯神经系统。⑶ 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毒性越大,如As2O3 较As2S3溶解度大3万倍,毒性也远远大于As2S3。⑷ 气态化学物的水溶性:可影响其在呼吸道的吸收部位。易溶于水的HF等主要作用于上呼吸道,不易溶于水的NO2则可深入至肺泡。⒉ 分散度: 影响颗粒进入呼吸道的深度和溶解度,从而影响毒性。 如只有直径 5μm的微粒才可以进入肺泡。大于10μm的气溶胶一般被阻于上呼吸道后被咳出; 0.5μm的气溶胶可达肺泡,但因布朗运动还可经呼吸道排出;0.1μm的气溶胶则因弥散作用易沉积于肺泡壁。⒊ 挥发性:半数致死浓度相同时,挥发性大的危害性大。如,苯与苯乙烯的LC50均为45mg/L左右,但苯的挥发性较苯乙烯大11倍,故其经呼吸道吸入的危害性远较苯乙烯为大。 ⒋电离度和荷电性:弱酸性与弱碱性有机化合物只有在适宜的pH条件下,维持非离子型时才能经胃或小肠吸收。⒌分子量:分子量较小的化合物大部分随同尿液排出进入胆汁者仅为小部分。较小分子量(200)的亲水性分子如乙醇或尿素能经膜孔(直径为0.4 nm)以滤过方式越过膜。 6.比重㈢ 外源化学物的纯度和异构体⒈外源化学物的纯度:杂质可能削弱、加强、甚至改变原化学物的毒性。如除草剂2,4,5-T中所含的二噁英(TCDD),后者毒性远大于前者。⒉异构体:如二甲苯的二个甲基的位置就可形成间位、邻位、对位三种异构体。同分异构体的比例不同,其毒性有差异。 要尽可能弄清楚受检化学物的组成、成分及其比例,包括同分异构体的组成和比例。 在越战期间,美军大规模喷洒代号为“橙剂”除脱叶剂消除植被,在1961年至1971年间,在越南约144万km2的土地上倾泄了1900多万t的合成除草剂。这些除草剂的主要成分是2,4,5-T,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二噁英污染。越南委托加拿大的Hatfield咨询有限公司进行了一次为期4年的调查研究,调查表明在喷洒较重的地区农作物、鱼类畜禽和人体血液样品中发现了高含量的二噁英。这些地区儿童的先天缺陷较未喷药的地区高一个数量级,广治省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将近2 000名儿童罹患了先天缺陷,包括出生时体重减轻、头围降低及其它缺陷。估计全国共有60万人由于接触了来自橙剂和其它除草剂中的二噁残留物而患病。这些疾病包括慢性病和过早死亡、重复性流产等。许多越战老兵及其孩子患上多种疾病,从癌症到其孩子先天缺陷。 二、与染毒方式有关因素⒈ 给药途径:经口、经皮、经呼吸道染毒。 不同接触途径的吸收速度和毒性大小的一般顺序是静脉注射≈吸入腹膜内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口服经皮肤给药。 一般毒物的经皮毒性较经口毒性小,但也有例外,如氨基氰经口摄入,转化为尿素,在肝脏进一步解毒。⒉ 给药容积 经口给予的测试毒物容积一般不超过体重的2-3%。鼠类静脉剂量0.5ml,较大动物为2ml,过大的容积可对毒性有影响。 水溶性毒物容积过大→体内水分过量 植物油作溶剂时容积过大→腹泻,减少毒物吸收。⒊给药浓度:浓溶液较稀溶液吸收快,毒作用强。同一剂量,高浓度死亡多。 ⒋溶剂:在做致畸试验时,发现溶剂DMSO本身具

文档评论(0)

dil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