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跟随父母去外地读书的孩子成绩普遍比留在家里上学的孩子成绩好、综合能力
强。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比学习环境更差的问题是,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
着一种精神上的迷惘,输在起跑线上的他们很有可能同时也输在对未来的期待
上。
对于全省近 400 万留守儿童成长的状况,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在一份调
研报告中则得出了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 “五缺 ”现象的结论,即亲情缺
“慰”、生活缺 “助”、心理缺 “疏”、学习缺 “导”、安全缺 “护”。
对于很多留守儿童而言,义务阶段教育往往成为他们一生当中接受到
的最高教育。一位农村小学的校长告诉记者,在他们的学校里, “留守儿童”
辍学率约为 5 %,在学 “留守儿童”40%成绩较差,30%成绩中等偏下,仅有
10%成绩比较优秀。
冬日里的晨光比夏日要晚得多。12 月 10 日早晨六点多,10 岁的小亚
琦 (化名)已经和小伙伴们结伴走在上学的路上。在极其微弱的晨光里,他们
打闹嬉戏着,一路走得很是欢快。
小亚琦在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一所小学读四年级,从他家步行到学校
大约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实际上,亚琦本来没有必要这么早就起床上学,不
过习惯性醒得太早的他,也习惯性地想早点去学校。他之所以这么做的理由很
简单,因为 “那儿有很多小伙伴可以在一起玩耍”。
亚琦的爸爸妈妈春节过后即去江苏常州打工去了,他现在和爷爷奶奶
住在一起。爷爷奶奶对他很好不过也很 “严”。和待在家里相比,他更喜欢去
学校,因为他觉得 “和同学在一起玩很高兴”。
在这所学校里,喜欢很早就来到学校的不独亚琦一人。很多孩子早早
地来到学校主要是因为家里 “太寂寞”,他们大多以 “晨读”的借口从家中早
早地出发,以便早早地和同学们在一起。
这些孩子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与亚琦一样,他们一年时间也见不到
自己父母几次面。多年来,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的背后,这些被称
为 “留守儿童”的孩子们正在经历着刻上这个时代深深烙印的与 “城里孩子”
不一样的生活。
有调查指出,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的数量超过了 5800 万人。其中,
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
儿童中的 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
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在 “打工潮”暂时无法有大的改变的情况下,这些被迫远离父母的孩
子们正在经历着怎样的教育呢?
“随迁入学”孩子成为他们的偶像
庞大的打工族带来了庞大的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在众多的农民工子
女中,能跟随父母随迁入学只占很少一部分,绝大部分仍然留在农村上学从而
成为留守儿童。虽然说 “随迁入学”的孩子想在城里得到一张 “安稳的书桌”
要比城里的孩子困难得多 (参见本报 12 月 3 日刊发的 “聚焦 7000 万农民工子
女教育现状”系列报道之一《随迁入学,渴盼一张安稳的书桌》),不过在留
守儿童的眼里, “随迁儿童”却正是他们羡慕的偶像。
13 岁的晶晶(化名)今年 9 月份刚刚回到她出生地的安徽某村小学读 6
年级。在这之前,她跟随她的爸爸妈妈一起在上海郊区的一所农民工子女学
校上学。考虑到在上海读初中比较困难,晶晶的爸妈在晶晶读小学的最后一年
把她送回老家,好让她能够顺利地进入老家的初中上学。
从一名随迁入学儿童,转为一名留守儿童,晶晶一开始有点不习惯。
不过,渐渐地,她感觉变了,她觉得自己有优越感。和留守儿童相比,她能够
说一口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她会折纸、画画,她还会唱好几首留守儿童听也没
听过的儿歌。
因为有了这些留守儿童缺乏的能力,晶晶在班级里很快成了其他同学
崇拜的 “偶像”。一些同学甚至开始埋怨自己的爸妈为什么没有带他 (她)一
道 “去大城市里上学”。
徐 (化名)是晶晶的同班同学,他的爸爸在广东一个建筑工地上打
工,他妈妈留在老家照顾他上学。
每天放学回家后,他首先要帮助妈妈做一些家务活。 “我们每天不是
语文课就是数学课,要是有唱歌,还有体育课就好了。”看着活泼的晶晶,徐
强很是羡慕。
徐强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江正告诉记者,本来,农村的教学条件就比
城里的差很多。一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很好的家庭监管,学习自觉性会变得
很差。他通过比较发现,跟随父母去外地读书的孩子成绩普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