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鱼竿优劣.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 NUMPAGES1 明确鱼竿优劣 把握购买质量 o. V2 J( `0 N _ ! B* d( x! q9 _. I! }% O 购竿,钓鱼人的享受。他们光顾渔具店就象女士光顾时装店,精神抖擞,不知疲惫,永不厌倦。一旦发现“精品”就如同看到了美女,目光呆滞,脚若注铅。即使囊中羞涩,不能拥有也决不放过,定要“请过来”把握手中,从头到脚细细品味,浑身上下频频颤抖!真恨不能立刻变为己有!收入丰厚者更是敢冒回家夫人大发雷霆的“灭顶之灾”,慷慨解囊,立刻拿下!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购竿却是一种苦恼。初入琳琅满目的渔市,面对林林总总的鱼竿,总有茫然无措,举步维艰之感,不知从何下手。听“高人”论“剑”,读百文“指南”,却又越听越“玄”,越读越“难”。初学者常常吃闷亏,走弯路。那么什么样的才是好竿呢?又该如何挑选鱼竿呢?“前辈”都会告诉你几个字: 直、细、轻、硬、韧。太抽象了吧?这对于初学者是很难掌握的。在此,想以亲身体验,从最基本的知识、最基本的要领、最基本的方法上,给新手购竿提几点建议,也只能是给初学的朋友讲几个基本标准和检验的方法,力求具体点儿、通俗点儿,便于掌握。不当之处,请广大渔友指正。必须说明: 本文所讲的鱼竿主要是指台钓竿和溪流竿。不包括带线轮的海竿、矶钓竿和传统钓所用的超长竿等。 6 e! b1 d: D- K P8 g 钩竿应注意从五个方面把握质量: 第一、轻。同等长度的鱼竿越轻越好。为什么?因为碳素鱼竿越轻说明含碳量越高,鱼竿也越硬挺,越坚韧,使用越轻松。当然价格也越高。我曾看过一款高档竿,6.3米的仅重96克,手感极佳,但开价要4000余元。那么碳素鱼竿一般多轻为好呢?3.6米的85克以下为宜;4.5米的120克以下为宜;5.4米的180克以下为宜。鲫竿可以再轻些,鲤竿可以比此稍重点。鱼竿包装盒上都有重量标注,购买前要仔细阅读。但是,有的厂商为了吸引顾客,把重量标得很低,与实物不符,应注意辨别。那些标称重量与实物相差很大的商品,恰恰说明质量不可信,应该放弃。而那些连重量标注都没有的更应慎重对待了。 第二、细。同等长度的鱼竿应选细的。但不是说越细越好,因为越细强度越小,越易折损。鱼竿粗细的数据有两个: 一是先径。它是指竿梢最细部位的直径。一般溪流竿先径在 0.4至0.7毫米之间。台钓竿中鲫竿先径一般为0.5至1.2毫米之间;综合竿和鲤竿先径一般在0.8至1.5毫米之间。二是元径。它一般是指鱼竿手把节除手把以外,最粗部位的直径。 也有少数产品指手把最粗部位的直径。元径与长度密切相关。它随着长度的增加而加大。即: 钓竿越长元径越大。鲫竿元径一般为:3.6米的9至11毫米;4.5米的11至15毫米;5.4米的15至17毫米。综合竿和鲤竿元径一般为:3.6米的11至13毫米;4.5米的13至18毫米; 5.6米的16至25毫米不等。鱼竿种类繁多,先径和元径的范围很广,以上是一般的范围尺寸,仅供初学者参考。购买时应注意: 鱼竿越细、壁厚越薄就会越轻;强度、抗拉力和抗冲击力也就会越小。所以,鲫竿比综合竿和鲤竿要细,钓力值也要小于后者;鲤竿又比战斗竿(罗非竿)要细,抗冲击力也比后者小。购买时同等长度的同类鱼竿,要选细的;同等粗细的应选壁厚厚的。检查壁厚的方法是: 在鱼竿全部收回,前堵头堵好的状态下,打开鱼竿的后堵盖,每节的壁厚就能尽显无遗。要求壁厚均匀,不能有某处厚某处薄或缺损的现象。至于厚薄问题,再拿两根不同的鱼竿一比较就会一目了然了。建议初学者就是承受点重量,也要选壁厚厚些的。因为壁厚越坚固耐用,抗拉力越大,越经得起新手非正规的“野蛮操作”。 9 } R6 B5 o# [ z# A0 Y$ A 第三、直。我认为鱼竿“直”有两层含义: 一是要求全竿从头到脚整体要直。每节结合处不能有折偏弯曲的现象。检查的方法是: 将鱼竿从最细的竿梢开始逐节抽出并拧紧。一定要注意,伸缩式(振出式)鱼竿必须按这一顺序从最细的竿梢开始逐节向前拉出;收回时必须从手把前一节开始,由粗到细逐节收回,与抽出正好相反。如不按此操作很易造成损坏。初学者若无把握,应请售货员帮助操作,以免损坏承担责任。抽好后手臂伸直将竿抬起,与眼睛平齐,仔细观察。最好在侧逆光下观看,效果更为明显。看看整竿是否顺直,特别是每个节头处是否有扭偏弯曲等现象,然后转90度再仔细观察。鱼竿前部自然下垂是正常现象,下垂的部分越多、越明显、越靠近竿身中部,说明此竿越软。但抽出的整竿不能有左右弯曲、扭偏、波浪等状况,如果有就应放弃。二是要求每节要直。鱼竿的各节不能有凹凸不平、某处不圆和整节弯曲等现象。检查的方法是: 打开后堵,抽出各节,对每一节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仔细触摸,同时另一只手捏住竿节的底端慢慢转动竿节,感觉有没有不平滑、凹凸起伏的现象。如果有就不能要,可以请店老板单换有问题的

文档评论(0)

153****27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非专业程序员,熟练python爬虫,制作教育游戏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