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头盔安全标准(企业标准)2020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动车头盔安全标准 目录 1 前言 2 1 范围 3 2 引用文献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定义、规格、结构、性能 6 5 试验方法 10 6 检验规则 检验顺序、项目、要求及方法 22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24 1 前言 本标准适用于骑乘电动车时佩戴的安全头盔。本标准旨在规定电 动车安全头盔的基本安全测试要求。 头盔提供的保护程度,跟事故的严重程度有关;佩戴头盔不能一 定保护佩戴者在事故中避免死亡和致残。事故中,头盔在受到撞击后, 一部分能量被头盔吸收,因此减少了头部的受力。任何在事故中受到 撞击的头盔,由于吸收了能量,内部的保护结构可能会被损坏,即使 表面受损不明显,也需要被替换掉。 本标准头盔的护目镜技术要求参照了GB811-2010《摩托车乘员头 盔》。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美联运动器材(深圳)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长龙、李志高、赵合祥、黄敏杰、管晓诚。 2 电动车头盔的安全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车乘员头盔(以下简称头盔)的基本结构、 种类和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车乘员(包括驾驶人及乘坐人员)佩戴的 头盔。 2 引用文献 GB 811-2010 《摩托车乘员头盔》 GB 24429-2009 《运动头盔自行车、滑板、滑轮 运动头盔 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3.1 电动车 以车载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能实现电助动或/和电驱动功 能的两轮车。 3.2 头盔 在运动过程中,用来吸收撞击能量,减少佩戴者头部意外伤 害的装具。 3.3 壳体 头盔的外层结构,呈现头盔的基本形状。 3.4 缓冲层 吸收冲击能量的垫层。 3 3.5 内衬 能给佩戴者提供舒适性的衬垫。 3.6 佩戴装置 保证头盔牢固的佩戴在头部的整套装置。包括插扣、编织带、 调整器等。 3.7 护目镜 遮挡眼面部又不影响观察的眼面部防护部件。 3.8 护目镜透过率 透过护目镜可见光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之比。 3.9 头型 检验头盔时,模拟人头部几何外形和力学性质的头部模型。 3.10 基础平面 由左、右外耳孔中心和右眼眶下缘点组成的一个平面。即图 1 中的O-O’平面 3.11 参考平面 4 在基础平面之上,并于基础平面保持一定距离(X)的一个 平行平面。这个距离(X)由头型确定。见图2 及表1。 3.12 测试区域: 头盔吸收碰撞能量性能的检验范围。 4 定义、规格、结构、性能 4.1 定义 该头盔用于配戴在骑行速度不超过40KM/H 的两轮电动车骑 行上,也适用于速度不超过40KM/H 的平衡车骑行上。 4.2 规格 5 按试验头型的头围分为大、中、小三个规格尺寸,见表1。 4.3 结构 4.3.1 结构组成 头盔应由壳体、缓冲层、舒适衬垫、佩戴装置、护目镜等组 成。 4.3.2 壳体 壳体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a) 使用质地坚韧,具有耐水、耐热、耐寒并能较多地吸收 冲击能量的材料制成; b)表面应坚固、平滑,边沿应圆钝,以防直接损伤头颈部; 应覆盖3.12 所规定的头部保护区; c)突出物应满足以下要求: —头盔内表面不应有长度超过2mm 且半径小于1mm 的突 出物及尖锐物体; —头盔铆钉应成辐射状,突出部分不应超出头盔表面 2mm。

文档评论(0)

管理咨询顾问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