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磁现象的小故事
【篇一:磁现象的小故事】
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结果。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过 程中,进一步了解了磁的性质,并试图更多地应用这些性质。传说 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时,有一宫门是用磁铁制造的。如果刺客带剑而 过,立刻会被吸住,被卫兵当场捕获。这样的故事还很多,《晋书 . 马隆传》记载马隆率兵西进甘、陕一带,在敌人必经的狭窄道路两 旁,堆放磁石。穿着铁甲的敌兵路过时,被牢牢吸住,不能动弹了。
马隆的士兵穿犀甲,磁石对他们没有什么作用,可自由行动。敌人 以为神兵,不战而退。东汉的《异物志》记载了在南海诸岛周围有 一些暗礁浅滩含有磁石,磁石经常把 “以铁叶锢之 ”的船吸住,使其 难以脱身。
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已有了很多认识。就连当时 的诗人曹植在矫志诗中也用了 “磁石引铁,于金不连。 ”的句子。可 见他也了解磁石的性质。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提 出了磁力测量的方法,他指出:优良磁石出产在南方,磁性很强, 能吸引三、四根铁针,使几根针首尾相连挂在磁石上。磁性更强的 磁石,能吸引十多根铁针,甚至能吸住一、二斤刀器。陶弘景不仅 提出了磁性有强弱之分,而且指出了测量方法。这可能是世界上有 关磁力测量的最早记载。
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的研究和认识是指南针发明和发展的基础。 指南针在古代主要被堪舆家们用于相宅相墓,同时也被用于航海及 其他。正是这后者对人类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因而指南针才 得以跻身于古代四大发明的行列。我国典籍记载指南针用于航海, 始于宋代朱彧 1119 年写的《萍洲可谈》,书中写道: “舟师识地理, 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之后,类似的文献层出不穷, 这表明在航海活动中,指南针普及得相当快。这一发明后来经阿拉 伯传入欧洲,对欧洲的航海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都产 生了巨大影响。
就是因为这东西用来指南的。况且,最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子》一 书中,就记载了现在称为指南针的原型 ——司南, “先王立司南以端 朝夕 ”;并在东汉王充《论衡》中便记述了司南的具体形制, “司南 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且,指南针不但最早为中国发明,并随后演变成罗盘并应用于航海 事业上。北宋朱彧所著《坪洲可谈》一书中,最早记载了航海中使 用指南针的情况,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观指南 针”。其后,南宋福建路市舶司 (当时管理对外贸易的政府机关 )提举 赵汝适在所著《诸蕃志》中提到, “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 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胜似系焉 ”。
就在这一时期 (北宋末南宋初,约为 1180 年左右 ),中国的指南针 (或 者说罗盘 )通过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此后,罗盘在世界航海事业上 被广泛应用,因此才有 15 世纪-16 世纪欧洲人的世界地理大发现。 这一切,按照中国官方的历史教科书来看,由于这一渊源关系,欧 洲人的指南针亦是应来 “指南 ”。
后来查了一下大英百科全书和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指南针词条,才 发现事情远非 “指南 ”一说这么简单。
在大英百科全书中,有两个不同的词条来解释: 第一个词条为 “direction determinants ”,即方向指定仪器,解释如
下: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有磁指南和机械指南两种,磁指南发 明于公元前3世纪,称为 司南’…??机械指南仪器为指南车,约在 3 世纪发明 ”
第二个词条为“compass,译为罗盘”,即通常意义上用于航海的 指南针。解释如下: “航海或勘测时在地球上使用的基本测向仪 器,……最老、最常用的罗盘为磁罗盘, ……12世纪,显然中国和
欧洲的航海家都各自发现,一块天然磁石,一种自然界存在的磁性 矿石,漂在水中木棒上时总是指向北极星方向 ……” 两个词条其实是对指南针作了区分。一种是在陆地上、较简单的指 南仪器,源于中国司南 (也应该仅仅使用于出产在中国的指南针 ),另 一种是用于航海和勘测上、较专业的指北仪器,欧洲和中国同时出 现,无先后之分。
分歧就这么出来了,对比这两个词条,发现大英百科全书似乎把 “中 国是最早发明指南针 ”这一说法完全给推倒了,因为在欧洲历史上, 罗盘才是真正的 “指南针 ”,并在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争霸海权和开 拓殖民地等近现代历史的决定性事件中,与火炮和航海术一样扮演 了功不可没的角色。对 “中国古老的指南针 ”不但否定,而且用了两 个不同的词条加以区分。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也有指南针和罗盘 (磁罗盘)两个词条,但不论 是对指南针的解释,还是对罗盘的解释,都最终追溯了到战国的 “司 南”这两种不同的指向仪器是同源关系,而没有像欧洲观念中区分
的如此泾渭分明。
此外,佩雷菲特对康熙固执地认为指南针用来指南作了解释。他认 为,康熙之所以认为指南针用来指南,是因为在中国古代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