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王阳明(整理).ppt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阳明(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2017.1.王守仁(1472-1529)简介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浙江绍兴余姚人。代表作品:《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大学问》。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人物生平6、平定叛乱7、立院讲学8、总督两广9、病逝归途1、生而不凡2、年少有为3、步入仕途4、龙场悟道5、评定江西1、生而不凡王阳明的母亲怀孕超过十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出生后,5岁仍不会说话,但已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有一高僧过其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他的父亲王华喜爱绍兴的山水,才举家离开余姚,移居绍兴。幼年的王守仁,有着良好的家世,也因此拥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学习环境。2、年少有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人这一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何处?)私塾先生:“读书做官”。王阳明:“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是读书作圣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十五岁时就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未果。同年,他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那时已经有经略四方之志。3、步入仕途二十岁时,王守仁在浙江乡试中金榜题名。然而,在随后的京城 会试中却落榜了,而且落榜的悲剧一再重演。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十八岁的他参加礼部会试,因考试出色,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第七人,观政工部。出治葬前威宁伯王越,回朝上疏论西北边疆防备等八事,随后授刑部主事,在江北等地决断囚狱,随后因病请求归乡。久之,起用授兵部主事。1504年,他和好友湛若水在京城倡导身心之学并开班讲学,这算是他创建心学必不可少的前奏。4、龙场悟道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龙场驿栈驿丞。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阳明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他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心即理 龙场悟道如何学习心学,他提出四点:第一,立志。要打定主意做第一等人,一切以圣贤的标准衡量自己。 第二,勤学。进德修业是不断积淀的过程,要学习知识提高品德。 第三,改过。吾日三省吾身,每天要像洗澡一样,去除心中污垢。第四,责善。在朋友之间要以责备的方式来劝勉从善。随着王阳明对心学的讲述,他的门徒逐渐增多,1509年在贵阳书院的讲学更让他声名远播。正德五年(1510年)初,王守仁谪戍期满,复官庐陵县(今江西吉安)知县。八月,刘瑾被杨一清联合宦官张永设计除去。王守仁随即被召入京,担任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5、平定江西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在兵部尚书王琼的推荐下,王阳明被擢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南赣匪患严重。王阳明利用土匪头目们性格的弱点,铲除了土匪。6、平定叛乱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据说,消息传到北京后,朝中大臣震惊不已,只有王琼却十分自信地说:“王伯安在江西,肯定会擒获叛贼。”宁王造反是经过严密计划且有重兵扶持的,而王阳明却只能在事发突然的情况下四处征集有限的兵马来加以应对,实力悬殊由此可见。但这并没有妨碍王阳明在短短四十三天之内平定叛乱并活捉朱宸濠。总结起来,他成功的原因无非以下几点:第一,知己知彼,善用心计。王阳明知道朱宸濠并没有什么实战经验,遇到紧急情况一定会自乱阵脚。于是他屡出险棋,让举棋不定的朱宸濠只能意气用事,作出错误决策。第二,当机立断,绝不纵容。战场上士兵们的畏战情绪是胜利的第一大敌,深谙此理的王阳明采取极端手段振奋士气,例如借杀俘虏的机会声称杀掉的是不听指挥的士兵,这样便巩固了自己的领导权,也振奋了人心。第三,沉着冷静,泰然自若。就在士兵在前方作战时,王阳明仍然有空闲时间给弟子传授心学。有人问:用兵是不是有特定技巧?哪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得此心不动。平时就要在良知上用全功,才能逐渐培养起自制力。7、立院讲学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世宗即位,升王阳明为南京兵部尚书,加封他为新建伯,世袭。嘉靖元年(1522年),父亲王华去世,王守仁回乡守制。王守仁于54岁时,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并在天泉桥留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8、总督两广嘉靖六年(1527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领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