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中苏论战得失论.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整理版 PAGE 学习参考资料 中苏论战得失论 中苏论战从1956年2月苏共20大开始,到1965年前后,双方围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等重大问题进行公开论战。这场论战争锋相对、旷日持久,不仅对两国两党关系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苏论战的发生,是中苏国家关系迅速恶化的产物;是中苏两党 意识形态分歧尖锐化的结果;就中国方面来说,也是中国共产党“左”倾指导思想急剧变化的结果。中苏论战的实质,既是国家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也是在意识形态方面一场关于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正统”之争。论战对全局指导上日益“左”倾的中国政治,起了 推波助澜的作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指导思想不仅迅速发展,而且进一步系统化、体系化,最终导致了“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斯大林、 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经常对中国事务采取 指手画脚的态度。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斯大林操纵的第三国际曾经多次给中国共产党错误指示,险些让中国共产党毁灭。解放后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多次提出与中国共建一支海军、建立长波电台事情,被毛主席拒绝,不久苏联同中国在意识形态上就分化了,双方先是论战,谁也 说服不了谁,最后苏联终于下决定撤走了所有苏联驻华专家以及一切援助。 1950 年 2 月 14 日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结成了全面的同盟关系。然而,到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却发生了逆转:党际的友好变成了公开的论战、国家关系上的 同盟变成了互相 拆台和 攻讦 ,贸易急剧下降 ,军事摩擦不断 ,1969年双方更是发生了直接的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中苏论战虽然主要集中在中苏两党之间进行,但涉及到国际共运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苏不仅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两个大党,而且都是世界大国,所以其影响是世界性的,对国际共运的发展,乃至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1>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中苏论战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这种结局的形成是与中苏两党和两国在国际共运中的地位所决定的。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历史赐予了苏联共产党特殊的历史使命。一方面它对其他国家的革命斗争负有支援的义务;另一方面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有借鉴作用,所以长期以来,苏联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处于指导地位。两大阵营形成后,苏联自然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首领。中国是东方的大国,由于中国革命的世界史影响,以及中国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有特殊的指导意义,所以使得中国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处于仅次于苏共的这种特殊地位,如今中苏论战使得中苏两国关系恶化,直接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分化。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地缘或政权的建立与苏联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又加上苏联对他们的制约,他们(除了阿尔巴尼亚外)几乎都站到了苏联这边。亚洲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地缘上或文化背景上与中国的联系,又站到了中国这边。这样在社会主义正营内部就出现了两国对立的势力,削弱了社会主义正营自身的实力。还有些国家不站在那一边,处于中立的态度。 1965年3月,苏共领导人不顾中国的多次反对,单方面召开了莫斯科三月会议,邀请了26个政党参加,有19个政党参加了会议,还有7个政党拒绝参加。3月23日,《人民日报》编辑部和《红旗》杂志部联合发表了《评莫斯科3月会议》的评论文章,特指明这是个制造分裂的会议。从此之后,中共不承认社会主义阵营。1966年3月,苏共召开二十三大,中共也不派代表参加,从此,中苏两国关系开始恶化,社会主义阵营开始解体。 <2>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二战结束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随之而来的是形成了分别以美苏两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互相对立的局面。中苏论战之前中国站在以苏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边,对抗资本主义正营,中苏论战之后,中苏两国关系迅速恶化,中国从建国后“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到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努力发展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关系,第三世界国家的力量得到了发展和壮大,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中苏冲突表面上是由中苏之间一系列矛盾促成的,而实际上它的背后存在着一个世界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的强大的政治背景。这样两大阵营对立的政治格局逐渐向三个世界的政治格局演变。中苏冲突是世界政治力量发生根本变化的一个具体表现,但它本身又加速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中苏论战不仅对国际共运的发展,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中苏两党各自以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苏论战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dq123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