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复习2-贵州施秉县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docxVIP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复习2-贵州施秉县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施秉县第三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教师 小组教师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 第 周第 课时 累计 课时 课题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复习2 教学目标: 1.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2.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3.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4.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列举明清文化成就 教学重点:突出单元重点,知识渐次出现、不断深化,环节层层相扣,呈阶梯状呈现。 教学难点:通过知识整合梳理,从整体上去领悟所学知识,实现有效高效复习。 教学方法及措施:单元标题解读法、学案教学法、知识梳理法、综合归纳法等。 教学过程 修订、增减 主要考点梳理 五、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作者 著作 价值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宋应星 《天工开物》 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等,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农业百科全书,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大事件 共同点 北 京 城 营建 明成祖迁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大规模扩建。 ①体现了充满凝聚力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宏伟气派; ②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③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布局 特点 ①由里向外分为宫城、皇城、内城、外城; ②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故宫 ①“前朝后寝”的格局 ②地位与价值: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作者 著作 价值 罗贯中 《三国演义》 是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反映了人们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是中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施耐庵 《水浒传》 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是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吴承恩 《西游记》 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六、明朝的灭亡 (1)明末社会矛盾加重 (2)李自成的队伍是起义的主力军 “均田免粮”的口号 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3)1644年,起义军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金题精讲 题一: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 ①废丞相,设三司 ②设置厂卫制度 ③八股取士 ④设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题二: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又较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 A.隋唐的科举制 B.明朝的八股取士 C.明朝的厂卫制度 D.清朝的“文字狱” 题三:2014年1月1日,原创大型情景剧《郑和下西洋》在中国航海博物馆进行了首场演出。人们之所以缅怀郑和,依据是( ) A.民族团结,永载史册 B.航海壮举,促进交流 C.祖国统一,丰功伟绩 D.抵抗外辱,扬我国威 题四: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并平定东南沿海倭患的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文天祥 D.戚继光 题五:描述了唐朝“西行”、“东渡”和明朝“航海” 三个对外交往的历史事件。 (1)三个历史事件中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最远分别到达了哪些国家或地区? (2)他们对外交往的目的分别是什么?有何共同作用? (3)能够实现这些目的原因有哪些? 学习提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8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