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
教育培训类别 日 期 培训地点
工作单位 组织部门 培训人数
主 讲 人 培训学时 记 录 人
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内容: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
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
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
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人
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
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本次培训主要向大家教学关于火灾、雷电灾害、洪
水暴发、河流决堤、地震、暴雨暴雪浓雾天气等自然灾害下如何预防、应对及逃生。
一、 火灾
1、要了解和熟悉我们经常或临时所处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环境。对我们通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
事先可制定较为详细的逃生计划,以及进行必要的逃生训练和演练。对确定的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
要让所有成员都熟悉掌握。必要时可把确定的逃生出口和路线绘制成图,张贴在明显的位置,以便平
时大家熟悉,一旦发生火灾,则按逃生计划顺利逃出火场。当人们外出,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
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看一看大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遇到火灾时能及时疏散和
灭火。
2 、逃生行动是争分夺秒的行动。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千万不要迟
疑,要立即跑出房间,设法脱险,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三、
3、 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过 1.28 %时,即可导致人在 1~3 分钟内窒息死亡。同
时,燃烧中产生的热空气被人吸入,会严重灼伤呼吸系统的软组织,严重的也可致人员窒息死亡。逃
生的人员多数要经过充满浓烟的路线才能离开危险的区域。逃生时,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
无水时,干毛巾也可。楼房着火时,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
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窒外疏散楼梯等。从浓烟弥漫的建筑物通道向外逃生,可向头部、身上浇些
凉水,用湿衣服、湿床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要低势行进或匍匐爬行,穿过险区。
二、 雷电灾害与防范
雷电是大自然中静电放电过程,是雷云接近大地时,产生云和云之间以及云和大地之间放电,迸
发出光和声的现象。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
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而发生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遭受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
亡。
1 、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
2 、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 、雷雨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应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
他类似金属装置。
4 、减少使用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
5 、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
方躲避。
6 、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 、 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 、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9 、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10 、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外出。
11 、大量的雷击抢救实践证明,遭受雷击后,有一部分呈死亡状态的人还未真正死亡,即使心脏
停止跳动, ,呼吸停止,也往往是一种暂态现象,通常称为雷击“假死”。辨别的方法是观察受害者的
身体是否出现紫兰色斑纹,若未出现,说明还未真正死亡,应迅速就地抢救,通常采取的方法是人工
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法,对雷击导致“假死”人员的抢救,往往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切不可半途而
废。
12 、据有关专家介绍,出现雷击事故后,最好对被击伤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13 、在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