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综合征》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间综合征 定义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引起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综合征,因其发病时间居于急性胆碱能危象和迟发性周围神经病之间,Senanayake和Karalliedde将其命名为中间综合征(IMS)。IMS临床上并不少见,且为AOPP的主要病死原因。由于对IMS认识不足,误诊率高,因此深入研究IMS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对于降低AOPP的病死率和提高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农药品种 目前尚不知引起IMS的农药品种是否具有选择性,根据近年的临床资料,引起IMS的有机磷农药多是二甲氧基类化合物。国外多见于地亚农或倍硫磷中毒,国内多见于乐果、氧化乐果、敌敌畏、对硫磷及甲胺磷中毒,IMS的发生似乎与某些有机磷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理化特性和生物活性有关。近年混配农药中毒者的报道越来越多,据流行病学调查,对农药中毒高发的山东嘉祥县及江苏如东县共2179名混配农药(有机磷+拟除虫菊醋)施药员及2615名有机磷单剂施药员调查发现,混配农药的中毒率为10.10%。,显著高于单一农药组的中毒率(2.29%。),前者是后者的3.5倍,混配农药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磷,绝大多数混剂呈增毒效应或协同效应,因此含有机磷的混剂农药中毒更应警惕IMS的出现。 2 IMS的发生率 文献报道IMS发生率为5.4%-13.8%。Bleecker等在19例AOPP中发现有8例(42%)发生IMS,可见并不少见。近年IMS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对IMS的认识的提高有关。该病发生率高,误诊率也高,有报道误诊率达75%。 3 IMS的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与体征IMS多发生于中毒后1~4天,个别发生在第9天,但王立军所见大多发生于中毒后24小时内,最短为7小时。患者急性胆碱能危象己消失,或曾一度出现“反跳”,经加强阿托品治疗或用胆碱酯酶(ChE)复能剂使胆碱能症状得到控制,且意识己经清醒,但却出现部分或全部以下3组肌肉的无力或麻痹: 1)屈颈肌及四肢近端肌肉对称性肌力减弱,肌力常为2-3级,平卧时不能抬头,上肢及下肢抬举困难,四肢肌张力偏低,键反射消失或减低,不伴感觉障碍;肌电图给予高频(20Hz-30Hz)重复刺激,可引出类似重症肌无力的波幅进行性递减的现象。(2)脑神经支配的肌力弱,可累及第3-7及9-12对脑神经支配的部分肌肉,出现不能睁眼、复视、张口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转颈及耸肩力弱或伸舌困难等运动障碍。(3)呼吸肌麻痹,出现胸闷、气憋、紫绀、呼吸肌动度减弱,肺部呼吸音低,不伴干湿罗音,常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几乎全部患者均有第(1)(2)组的症状,而且多以屈颈肌无力或饮水反呛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出现呼吸肌麻痹的机率也很高,杨尔隆等发现的36例IMS患者有34例出现呼吸肌麻痹,发生率94.4%。 3.2 实验室检查 AOPP发生IMS时患者的全血或红细胞ChE活性明显低于正常,而且全血红细胞ChE活性的变化可提示预后及指导停药时间。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增高,但临床意义还有待观察。淋巴细胞膜乙酰胆碱的烟硷能受体(nAChR)特异结合活力较无IMS的患者明显增高,乙酰胆碱的毒硷受体(mAChR)活力无明显差别。另外有学者发现血清淀粉酶增高似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动态观察红细胞参数的变化有助于对病情的深入了解。 3·3肌电图检查 IMS的患者接受重复刺激神经(RNS)检查出现诱发复合电位波幅进行性递减,类似重症肌无力的肌电改变,随着肌力的恢复肌电也恢复正常,未见到神经源性损害。杨东仁等在大鼠实验中发现电刺激单纤维肌电图(SSFEMG)与RNS一样可记录到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传导阻滞的现象,而且,SSFEMG比RNS更敏感。 3·4恢复时间与死亡率 轻型患者,常可于2-4天后自行缓解并完全恢复。重型患者,只要保证人工气道的及时建立和持续通畅,正确应用机械通气(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多可于10-23天后恢复正常自主呼吸,个别可长达几个月。IMS的恢复与症状出现的早晚并不平行,国内报道的多为颅神经障碍最早恢复,其次是屈颈肌,呼吸肌与肢体肌力恢复最晚,与国外报道的屈颈肌恢复最晚不同。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正常(30单位以上)时间3-30天。IMS有很高的自限性,完全是可以救治成功的,死亡者多因呼吸肌麻痹而未得到有效救治所致·文献报告的死亡率为23·52%~42.00%,近年报告的死亡率有所下降,秦复康等报道的30例IMS的抢救均获成功,说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明显降低IMS的病死率。 4 ISM的发病机制 从1987年Senanaya

文档评论(0)

追追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