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九年级下册短诗五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句,“我等待着”,暗指对抗战 胜利的期盼,亦可以看作对命运多舛人生 的省察。 “长夜漫漫”,喻指风雨如晦的敌寇统 治,那是女作家贫病交加郁郁而终、诗人 系狱饱受折磨的政治背景,是二人结下深 厚情谊的外在原因;也可分析出内中所包 含的漫漫艰辛、人生长路之寓意。 ③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第四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 话”,写诗人所感受到的女作家此时 此地之心境。 斯人已逝,自与生者感受有别, 一“却”字,表人天永隔,逝者自有 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 ④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臧棣《一首伟大的诗可以有多短》 《读书》一九九六,十二 臧称它是“ 一首伟大的诗 ”,“在新诗史 上,十行以内的诗中,没有一首能和它媲美”。 “这首诗写于一九四四年秋天。当时整个 中国正值烽火连天。在这样战乱的环境中 , 诗 人默默地走上六小时去给一个亡故的友人上坟 , 便显得意味深长了。” 艺术特色 1. 语言简朴、干净,接近口语 。节奏按照诗人内 心的情感的波纹进行了锤炼,而且非常协调。 2. 在修辞上,诗人对他早年的夸饰倾向也有所节 制,隐喻的运用和诗人对人生的洞察结合得异 常准确。 3. 结构上的平衡。 这首诗在主题上承载了丰 富的内涵,也融有多重的对比关系,却仍然 保持着一种艺术的平衡。在视觉上,它显得 像一幅画,而在心理上,它展现为一种从容 面对各种命运的情境。 4. 阅读的张力。 它自身的蕴藉饱满、自足, 有深邃的玄想,又有克制的反讽;同时,也 给每一位接触它的读者留下了充分的空白。 本诗语言朴素、洗练又富于质感,充满 暗示;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 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出激情,是戴望舒 一生中最优秀的诗篇之一。 本课小结 品味新 诗的美 《月夜》:意境美 《萧红墓畔口占》:情感美 1. 体会和描述诗人的心境。 因悼念而感到寂寞;对险境的坚忍和不屈; 深沉的怀念,庄严的哀思,对抗战胜利的期盼; 镇静、坚守和自勉。 2. 试分析本诗的结构对比关系 。 轻重,动静,人我,生死,多重对比关系, 结构平衡而协调。 3. 本诗语言简单明白,请分析这种语言风格在新 诗中的地位和价值。 本诗的语言朴素,洗练,明白如话,而又富 于质感,充满暗示。标志着新诗语言的成熟。 思考练习 断 章 卞之琳 1 、了解诗的哲理内涵。 2 、赏析《断章》的艺术 特色 学习目标 【卞之琳】 ( 1910 - 2000 ),生于江苏海门 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 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是新 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 的代表诗人。 走近作者 本诗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 1935 年 10 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 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 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 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 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写作背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诵读诗歌 点我朗读 第一节:( 1 、 2 行) (一)画面 “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 心视点。围绕他,有桥、有风景、有楼 上看风景的人。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 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 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 物素描。 一、感知画面 体味哲理 这宇宙与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 “相对”的,而一切事物又是互为关联 的。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 “你”理所当然的是看风景的主体,那 些美丽的“风景”则是被看的“客体”; (二)哲学沉思: 到了第二行诗里,就在同一个时间与空 间里,人物与景物依旧,而他们的感知 地位却发生了变化。同一时间里另一个 在楼上“看风景人”已经变成了“看” 的主体,而“你”这个原是看风景的人 物此时又变成被看的风景了,主体同时 又变成了客体。 第二节( 3 、 4 行) (一)画面: 现实与想象图景的结合。也许是看风景归来 的人,或许是无关的另外的人,总之这“你”可 以是“他”,也可以换成“我”,这些不重要。 重要的仍是主客位置的互换所表现的相对性。 “你”是这幅“窗边月色”图的主体,照进窗子 的“明月”是客体,殊不知就在此时此夜,你已 进入哪一位朋友的好梦之中,成为他梦中的“装 饰”了。那个梦见你的“别人”已成为主体,而 变为梦中人的“你”,又扮起客体的角色了。 在宇宙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一切都 能是相对的,又都是互相关联的。在感情 的结合中,一刹那未尝不可以是千古;在 人生与道德的领域中,生与死、喜与悲、 善与恶、美与丑 …… 等等,都不是绝对 (二)哲学沉思: 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相对的、互相关联的。 人洞察了这番道理,也就不会斤斤计较于 是非有无,一时的得失哀乐,而应透悟人 生与世界,获得自由与超越。 1. 这首诗虽短,却有很多

文档评论(0)

yusu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