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 索与挫折 (1956.9——1959.12) 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的 创立和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取得的重要成果 三、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四、“大跃进”的失误 五、庐山会议前后纠正“左”倾错误的曲折 大跃进的高潮是全国大炼钢铁运动。 在1958年8月下旬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上,中央正式作出了“号召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决议,于是,大跃进就转到“以钢为纲”的生产方面。 为了完成任务,当时采取了非常办法,就是千军万马齐上阵,全国人民总动员,各行各业都来大炼钢铁,从而形成了大炼钢铁的“人民战争”。到年底,全国有九千万人上阵,建了几百万座土炉,总算生产了1100万吨钢。 但是,炼出来的1100万吨钢不少是废钢,仅有800万吨合格,另外300万吨是土钢,基本上不能使用。 除了农业、钢铁的大跃进外,其他各行各业也都大跃进,比如文化教育、交通等部门也都提出了大跃进的目标。 1957年 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 535万吨 3000万吨 9000万吨 1958年 1959年 1962年 1070万吨 信阳市郊五里墩荒丘上密布的土高炉群 2、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大跃进”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在1958年8月下旬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上,中央还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会后除了全民炼钢运动之外,就是人民公社化运动。 走在最前列的是河南省和河北省的徐水县。8月下旬,河南省已有99.8%的农户入社,从而实现了公社化。 从8月开始,河北徐水县在毛泽东和中央的支持下,进行共产主义试点,提出1959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并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到1963年即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徐水县在实行共产主义试点过程中,把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全部改成全民所有制。一切财产归全民所有,并积极筹备实行工资制和全体实行供给制。全国各省纷纷派人参观学习,共产风迅速刮向全国。 河南省信阳地区遂平县成立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 1958年8月毛泽东视察七里营人民公社 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 人民公社化运动从9月进入高潮后,到10月底,仅一个月时间,全国农村便实现了公社化,原有74万个农业社改组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有1.2亿农户加入了人民公社,占总农户99%以上 。 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 ★刮起了“一平二调”的共产风。 ★带来了浮夸风、共产风。 ★造成了强迫命令和瞎指挥。 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们付出了沉重代价。据估计,仅国民收入一项即损失1200多亿元。至于政治、思想、作风上的损害就更大了。党的实事求是优良作风受到严重损害,党的威信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大跃进的教训是非常沉痛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 一、中共八大 ( 一)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 从国内来说,我们取得了两个伟大胜利,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一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胜利。另外,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些胜利和成就,使我国国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即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即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这种新形势给中共提出了新的任务,就是如何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从国际上看,这几年也有许多重大变化。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赫鲁晓夫作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在苏联国内和国际上引起极大震动。帝国主义趁机掀起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并由此引发一系列重大事件(波、匈 事件)。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苏共二十大在客观上也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暴露了苏联模式的很多弊端,对各国共产党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促使各国共产党人的独立思考。1956年春,毛泽东多次说过,要破除对苏联经验的迷信,以苏联为借鉴,探索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另外,1956年初,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也为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朱德出席苏共二十大时正步入会场 1956年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报告,其主要内容是讨论经济问题,即从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论十大关系》强调指出: ( 1)在重、

文档评论(0)

5599977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