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概论-蛔虫.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线虫概论-蛔虫 线虫(nematode)概论 成虫形态特征 1 外形线状、园柱形、两端尖细; 2 雌雄异体、雌雄、雌尾尖直、雄尾卷曲或膨大; 3 左右对称、体表光滑、不分节; 4 假体腔(原体腔); 5 消化系统: 口-咽-中肠-直肠-肛门(雄虫为泄殖腔); 6 : 雄虫单管型,雌虫单管型(鞭、旋)或双管型(蛲、钩、蛔、丝); 7 排泄系统: (蛔、钩、蛲、丝)或腺型 (鞭、旋); 8 神经系统: 咽部神经环,神经干,神经连合(神经干之间连合),头乳突,尾乳突,头感 器,尾感器。 虫卵形态特征 基本结构:由卵壳、内含物和蛋白质膜等组成。 卵壳结构: 1 受精膜(卵黄膜,来源于受精卵母细胞的卵膜) 2 壳质层(蛋白层,有抗机械压力作用) 3 蛔甙层(脂层,有调节渗透压作用) 生活史类型 线虫基本发育过程:卵→幼虫→成虫 土源性线虫:蛔虫、钩虫、鞭虫、蛲虫。 生物源性线虫:丝虫、旋毛虫。 重要知识点及讨论 知识点 蛔虫、鞭虫生活史要点及常用病原诊断方法 讨论题 试述蛔虫与鞭虫生活史的相同点和异同点 及防治原则 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形态 成虫:♀20~35cm;♂15~30cm 虫卵:受精卵40×60μm 未受精卵40×90μm 生活史 生活史过程 成虫寄生小肠,雌雄交配→ 产卵随粪排出体外 →未受精卵自然死亡, 受精卵经3wk发育→含蚴卵 ,蜕1次皮→感染性卵→经口感染→在小肠孵出幼虫,侵入小肠黏膜→随淋巴、血液经门静脉、右心,肺部移行并蜕皮2次→穿过肺泡壁毛细血管,经肺泡、支气管、气管到达咽部→随吞咽进入消化道食管,定居于小肠,蜕皮1次→成虫 生活史特点 1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中上部 2 感染期为含蚴蛔虫卵 3 感染方式是经口感染 4 幼虫发育有肺部移行过程 5 雌虫产卵量大(24.5万个/条·天) 致病 1 幼虫致病 (1)肺蛔虫症:暂时性肺嗜酸细胞浸润伴血嗜酸细胞增多,称吕佛勒综合征(Loeffler’s syndrome) (2)异位损害:重度感染时可侵入甲状腺、脾、脑、肾等器官。 (3)可通过胎盘至胎儿体内寄生 2 成虫致病 (1)掠夺营养——营养不良、发育障碍(影响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A、B和C的吸收) (2)过敏症状——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 (3)损伤肠黏膜——消化不良、消化功能紊乱 (4)常见并发症——胆道蛔虫症、肠梗阻、阑尾蛔虫症。 * *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