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管理方法更健康.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的管理方法更健康 令人欣慰的是,国内也有不少企业逐渐认识到员工健康的重要性,开始为员工施行定期体检、在公司内部组织长期的运动项目等,一些走在前列的企业则将员工健康问题升至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 健康力 财富数额继续上行,国民健康水平却停滞不前,中国似乎落入了“中等健康”的陷阱。“拿命换钱”的中国特色思维甚至暗示了某种可能性——GDP的高增长奇迹,是以国民健康一定程度的牺牲和折损作为对价。期望寿命延长的同时,慢性病及心理亚健康成为社会整体的困扰,企业家及员工的健康意识缺乏将导致巨大的隐形成本。健康力,作为一种长期被忽视的竞争力,无论对于个人、企业还是国家,其作用都在日益彰显。要构筑健康国度,需要市场“无形之手”、政府“有形之手”以及理性个体的共同努力,以回归国民健康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于任何人而言,健康是1,财富、智慧、朋友是跟在后面的0,有了健康,才可能收获成百上千,否则,后面有多少个0都毫无意义。但时下中国人流行的生活方式却将健康和事业放在了对立面—“年轻时拿命换钱,年老后拿钱换命”。金钱至上,人心浮躁,高居不下的房价和社会保障的缺失,再结合中国人勤劳拼命的传统,这句外国人眼中的玩笑话,恐怕勾勒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真实的浓缩版人生。 经济奇迹的国民健康对价 从宏观视角来看,普罗大众“前半生拿命换钱”,或许意味着国民健康与经济发展之间本应有的正向互动关系走向了拐点。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成就为全世界所瞩目,赞誉之词不绝于耳,而如果用另一个关系国民幸福指数的重大指标来衡量,中国的相对表现则逊色了许多。 来自世界银行汇编的数据显示,1990-2008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增加了5.1岁,达到73.1岁;而其他发展中国家,不管是巴西、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印尼,还是伊朗,在此期间的平均寿命都增加了更多,尽管它们的经济增速相比中国要慢得多。即使是同发达国家相比—如澳大利亚和以色列,它们原本就有较高的平均寿命—自2000年以来,其增速也都超过了中国。2010年,联合国开发署公布的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位列世界第89位。中国人的期望寿命为66年,比G20集团的主要发达成员国少10年。 一方面是死亡率的下降和预期寿命的提高,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存在差距;另一方面,在中国以30余年时间追逐发达国家100余年工业化进程中,慢性病的发病率一路井喷,呈现凶猛之势,成为中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此外,心理亚健康更是早早形成了“云时代”,笼罩城市上空—中国的国民健康走势堪忧。 经济增长让几乎任何社会问题都更易于解决,但健康问题则不一定。中国也曾经历了受益于经济增长、生活条件改善、国民健康水平大幅提升,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阶段,但上述数据则显示,经济增速仍然大踏步向前之时,国民健康的改善步子落后了。“拿命换钱”的中国特色思维甚至暗示了某种可能性—GDP的高增长奇迹,是以国民健康一定程度的牺牲和折损作为对价。 国民的健康水平直接影响一国人力资本的质量,亚健康人群的持续增长,无疑为中国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前景埋下了阴影。 已有大量的学术及实证研究证明了国民健康之于长期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如在Bhargave等人的研究中,基于多个国家间的固定样本数据(Panel Data),他们发现,低收入国家的成年人生存率(即年龄达到15岁的人能够存活到60岁的概率)对其所在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成人生存率上升1%,相应的GDP增长率将提升大约0.05%;而投资占GDP的比例上升1%,相应的GDP增长率仅上升0.014%.东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的蒋萍等人则发现,作为人力资本的另一重要因子,教育水平的提高不能代替健康水平提高单独对经济增长起作用,教育与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两个方面是紧密结合的,共同作用于长期经济增长。由此看,一个健康的中国,关系到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成长。 健康:集体无意识 要构建健康中国,在经济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企业家不可或缺。然而,在中国,被慢性病和心理亚健康折磨最深的,非企业家这一群体莫属了。大国崛起、经济活跃的路径浸透了他们的汗水,据媒体统计,一个典型的中国企业家,每天工作长达11个小时,睡眠仅6.5个小时,一周只休息1天,每周有21个小时花费在会议桌和谈判桌上,17个小时奔波于各种交际应酬,还有17小时花费在商务旅行上。 身处经济发展最急遽的国度,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业绩考核的短线行为,加上应酬、忙碌造成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使得企业家的身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尽管他们成功掌控了财富,却难以掌控自己的身体和人生。能如万科董事长王石一般,在健康与事业之间的平衡线上游刃有余者并不多见,更多的时候,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健康则放在无足轻重的位置,等到身体亮起红

文档评论(0)

一杯淡淡的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