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物圈和生物污染.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生物圈和生物污染 4.1 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机理 4.1.1 生物膜的结构 4.1.2 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1. 膜孔滤过 细胞膜上具有充满水分的小孔,水及水中的小分子物质活离子,可借助膜两侧的水压或渗透压透过细胞膜称作膜孔滤过。 毒物滤过膜孔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膜孔的大小。 如,毛细血管合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膜孔为40?; 大多数细胞的膜孔为4?。 2. 被动扩散(浓度扩散) 物质从高浓度侧经细胞膜向低浓度侧的转运过程为被动扩散。 多数外源性毒物常以这种方式通过细胞膜。 扩散速率服从费克定律: 扩散系数取决于通过物质的分子结构、脂溶性及带电情况,和膜的性质。 被动扩散不需耗能,不需载体参与,因而不会出现特异性选择、竞争性抑制及饱和现象。 3. 易化扩散(载体转运或载体扩散) 某些物质借助膜上一些特殊蛋白-载体的帮助,由高浓度处经细胞膜向低浓度处扩散的转运为易化扩散。 扩散速率与膜上载体的数量有关。存在特异性选择、竞争抑制和饱和现象。 4. 主动转运 在需消耗一定的代谢能量下,一些分子量较大的水溶性物质可在低浓度侧与膜上高浓度特异性蛋白载体结合,通过生物膜,至高浓度侧解离出原物质。这一转运为主动转运。 存在特异性选择、竞争抑制和饱和现象。 5. 胞吞和胞饮 某些固态物质与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有特殊亲和力,当其与细胞膜接触后,可改变这部分膜的表面张力,引起细胞膜的外包或内凹,将固态物质包围进入细胞,这种方式称胞吞,如为液态物质,称为胞饮。 对于由网状内皮系统清除肺泡里的微粒和血液中的某些毒物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外来物质以何种方式通过细胞膜,主要取决于:① 毒物本身的化学结构;② 理化性质;③ 细胞膜的结构。 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是正常营养物质及其代谢产物通过细胞膜的主要方式。 除与正常营养物质及其代谢产物类似的毒物外,大多数物质是以被动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膜孔滤过不是主要方式。 4.2 污染物质在机体内的转运 污染物质在机体内的运动过程包括吸收、分布、排泄和生物转化。其中转运包括:吸收、分布和排泄。消除包括:排泄和生物转化。 4.2.1 吸收 吸收是污染物质从机体外,通过各种途径通透体膜进入血液的过程。吸收主要途径是消化管、呼吸管和皮肤。 1. 消化管 吸收污染物最主要途径。吸收主要部位在小肠,其次是胃。 影响吸收的因素: 污染物脂溶性:脂溶性越强,被小肠吸收越快。 pH:小肠液pH≈6.6、胃液pH≈2,有机弱碱在小肠中吸收比胃中快;虽然有机酸在胃中比在小肠中利于吸收,但小肠吸收面积大且血流速快,因此还是小肠中吸收快。 血流速度:对于脂溶性污染物,血流速度快,机体对污染物吸收速度大;一些极性污染物,脂溶性小,扩散为限速因素,对血流速度不敏感。 2. 呼吸管 是吸收大气污染物的主要途径。主要吸收部位是肺泡。 气体污染物可直接进入肺部而转入血液 呼吸 >2.5?m粒径颗粒部分会留在鼻咽部,易通过 人体活动排出 0.5~2.5?m粒径颗粒部分可进入支气管,粘于 粘液层并排出 <0.5?m粒径颗粒部分可深入肺部,部分被溶 出进入体液 3. 皮肤 人体皮肤摄取环境污染物的能力很差。 具有水溶性兼脂溶性的低分子污染物(分子量<300)如酚、苯胺等较易通过皮肤进入机体。 此外,人体可通过出汗排污,但是次要途径。 4.2.2 分布 分布是指污染物质被吸收后或其代谢转化物质形成后,由血液转送至机体各组织;与组织成分结合;从组织返回血液;以及再反复等过程。 4.2.3 排泄 排泄是污染物质及其代谢物质相机体外的转运过程。排泄器官有肾、肝胆、肠、肺、外分泌等,而以肾和肝胆为主。 4.2.4 蓄积 机体长期接触某污染物质,若吸收超过排泄及其代谢转化,则会出现该污染物质在体内逐增的现象,称为生物蓄积。 机体的主要蓄积部位:血浆蛋白、脂肪组织和骨骼。 蓄积部位中的污染物质,常同血浆中游离型污染物质保持相对稳定的平衡。 4.3 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 生物富集: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生物浓缩系数: 影响生物浓缩系数的有关因素: 1、在物质性质方面 2、在生物特征方面 3、在环境条件方面 水生生物富集速率方程为: 生物浓缩系数: 4.3.2 生物放大 生物放大: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3****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