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界面设计案例_图文.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这里分享一篇《牛壹周》设计过程,也许设计师和产品经理们看了会更有共鸣。 一、学习 iPad 出来不久,我们便觉得这样的神器简直就是为用户体验设计而生——精致的显示,优秀的交互,简单的操作,让使用没有门槛,充满无限可能——于是我们决定进军这个陌生的领域。 学习是第一步,于是有人开始看Stanford 的视频教程,有人开始安装xCode ,有人开始研究HTML5,而我,则开始学习苹果4月3号出的那份官方指南《iPad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 6月27号的成都UCD 书友会,官方主题正好是《移动设备的交互和设计》,于是我把前一阵子的学习的心得和领悟做了份演示文稿,跟参会的书友们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iPad 用户体验设计指导性原则 在这份文档里,苹果提出了几个重要的设计原则。 首先,在iPad 上侧重的是内容和交互,而不是UI 。 作为设计师,几乎我们本能的就会醉心于一些华丽的UI 界面而忘了用户本身是来干什么的。为了让用户关注内容本身并在交互的过程中尽量少受干扰,所以我们需要淡化程序UI ,弱化界面控件、让信息更扁平化(让上下层级可以在同一界面中自如切换 ,限制一个视图内的任务复杂度、淡化文件管理、使用最少的模态对话框、只有在需要时才提醒用户?? 然后,是内容形式上富有真实感。 iPad 上自带的iBooks 、Note 以及Google Map都是很好的例子。苹果给出的解释是:程序显示和现实生活越相似,用户就越容易理解、操作并喜欢。可以使用动画进一步增强真实感觉,东纵的真实感比外观更为重要,要符合物理规律。 最后,是充分利用设备性能和特性。 iPad 是今年1月27号才发布的全新设备,除了具有普通数码设备的硬件指标和性能参数之外,还具有很多诸如重力和加速度感应、多点触控、手势识别等人机交互新特性。如何把这些交互手段通过设计结合到你的作品中,会是个有趣的挑战。 总之,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二、设计 牛博网阅读器的想法,6月初就提出来了,但要做成什么样子,大家脑子里还是一片混沌。 6月12号,竞总出了份iPad 牛博网阅读器低保真模型,有横板和竖版两种模式。它看起来有些象网页,又有些象RSS 阅读器,还有些象iPad 上的Mail 程序——大家都是菜鸟,看到这样的设计,也无法判断这样的设计到底是好,还是坏。后来因为其他项目上的事情一忙,这份原型也就沉没了。 竞总的设计原型概览 6月底的时候,我开始着手设计。因为本身就是设计师,视效上没有障碍,涉及的页面也不是很多,所以一开始就在PS 下面画图了。 网站设计多了,一上来还是传统思路在作祟,结果才设计了个开头就茫然了:心想如果设计成这个样子,还不如人家直接在iPad 上用Safari 浏览器打开牛博网来看呢?? 用做网站的思路来设计iPad 应用完全是死路一条 好吧,摒弃网站思路,做减法后我设计了目录页和内文页,设想应该有按文章索引、按人物索引、RSS 订阅和设置这些功能??显然,这是个平庸的设计,但其实没关系,很多东西都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很糗,但至少有了讨论的基础。 第一版目录页 第一版内文页 团队的Daily Meeting上,大家给了很多好的建议。S 拿出一本《南方人物周刊》,说其实应该做成这个样子——首先,它应该是一本杂志,阅读习惯上应该象在阅读一本书而不是浏览一个网站; 然后,它应该是一本期刊,时效性比书本高,但比网站和blog 低; 内容质量和阅读体验和书相当,比网站有更多的个性,更少的噪音。 有了这个定位,设计也就有了方向,牛读器从此变成了《牛壹周》,开始有了典型的杂志封面,开始有了内文的两栏设计, 交互上也去掉了纵向滚屏而采用了横 向翻页。 第二版封面(我们团队简称CCW ,于是戏称自己是山寨传媒CCVV 目录页设计第二版 内文页设计第二版 在视效框架基本定型,代码上的难点也基本突破的时候,我和Shawn 就好象分别从两头开始掘进海底隧道的两只工程队,开始合龙——然后,也才尴尬地发现——有些视效在设计的时候忽略了动态时候的效果,有些交互则会消耗太多系统资源导致无法平滑过渡。而且在模拟器中看到的效果和实际真机运行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文章翻页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是个典型的例子。现在文章翻页是需要即时loading 的,为避免误操作,我们需要用户拖动移动一定长度后才确认这是翻页操作。 我 早期的设计中,图标翻转的效果下面还有一句作为噱头的话。如果你用手指拖动页面,会先浮现出图标,下面配上提示文字“再拖??”; 如果你继续拖动页面,图标会完整显示,下面的文字是:“再拖??再拖就是下一篇了哦~”,当用户拖到程序设定的长度,图标变红,然后就翻页了。 翻页提示的设计 实际的情况是这个拖动需要滑动的距离设计得太长

文档评论(0)

22255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