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制度 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東莞市中學歷史微课堂 丞相制度 东莞第四高级中学 · 叶文姬 此处插入经 压缩后的授 课教师照片, 大小不能超 出此相框 丞相制度 来源 简介 丞相与宰相的区别 演变历程及特点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的双重作用 总结 丞相制度 来源: 丞: 本义是帮助、辅助之意,后来使用在官 职里 , 表示”辅助……的人“。 相: 本义是仔细看。春秋的时候,变为“上 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 相”的雏形,意思是辅助天子的人。 丞相制度 简介: 丞相制度 起源于 战国, 正式确立 于 秦朝, 上承皇帝制度下启官僚制度, 是古代行政体制的枢纽 。明太祖洪武 十三年( 1380 年),朱元璋废丞相, 亲手 终结 了丞相制度,历时大约 1600 年。 ? 1. 中国古代,“宰相”仅仅是一个通称或俗称,除 了辽代以外,”宰相“从来不是正式官名。( 辽国 官职分南北院,有北宰相府、南宰相府,各有左右 宰相 ) ? 2. 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 ? 3. 职权上来看,丞相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在历史政治舞台上 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 丞相与宰相的区别 丞相制度 丞相制度 演变历程: 阶段 时期 制度形式、特点 历代有名 丞相 萌芽 黄帝至 西周 有“相”职, 但尚未作为正 式官称 姜尚 正式确立 秦朝 三公的设置,丞相 成为正式 官制 李斯 鼎盛 汉初 职责权限极大 萧何 曹参 丞相制度 萧何。相府中建有大殿,称 为 “朝会殿” ,同皇宫中的 殿一样也是黄色的,称为 “黄阁” 。百官们就在他的 相府大殿中议事。 丞相制度 演变历程: 阶段 时期 制度形式、特点 历代有名丞 相 调整 汉武帝 设中朝, 制衡相权 成熟 唐 三省制,完整的 相权被分割 宋 二府三司制, 进一步分割相权 范仲淹 王安石 房玄龄 狄仁杰 “在 宋以前 有 三公坐而论道 的说法……从太祖以 后, 无座处 , 一坐群站 ……到 明代 ,不但不许 坐,站着都不行,得 跪着说话了 。” ( 吴晗《朱元璋》 ) 丞相制度 演变历程: 阶段 时期 制度形式、特点 元 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 相权加强 终结 明 废丞相,设内阁,内阁大臣具有“票拟 权”,但在身份上只是皇帝的近侍身份, 不能威胁君权 清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发展到了 顶点, 历史上丞相制度的残余荡然无存 反弹 丞相制度 演变特点: 丞相制度的演变过程不是杂乱无章的, 而是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总体上是: 君 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 VS 消极作用: 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甚至造成政治动乱。 如 秦二世时的赵高,唐玄宗后期的李林甫等成为加快 国家败亡的小人背负千古骂名。 丞相制度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的双重作用 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丞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 是连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 丞相制度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的双重作用 积极作用: 1. 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 2. 牵制君权,匡正君主缺失。 如武则天时的狄仁杰,唐玄宗前期的姚崇等为大 唐盛世立下汗马功劳而青史留名。 ? 所以,丞相制度本身具有理性成 分 ,形成了一种对专制君主有约束 的官僚机制, 一定程度上遏制君主 的昏庸无能。但在封建社会,丞相 是对拥有绝对权力的皇帝负责而非 对人民负责,这也就是丞相的悲哀 所在了。 丞相制度历经一系列变革,最终成为权力斗 争的殉葬品。 它的发展演变是由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在民主与法治日益健全的今天,法律赋予国家 元首与行政首脑明确的权限和职责范围,他们受 到人民和法律的约束,最高行政长官干政、祸乱 国家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丞相制度 总结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