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制备和电泳.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胶体制备和电泳 一、实验目的 1、采用水解凝聚法制备Fe(OH)3溶胶; 2、用电泳法测定Fe(OH)3溶胶带电性质及其电动电位。 二、实验原理 胶体制备常用分散法和凝聚法。本实验是用水解凝聚法制备Fe(OH)3溶胶。刚制成的溶胶常含有其它杂质,必须纯化。本实验采用半透膜渗析法,利用胶体与其它物质的分散程度的差异而分离。为了加快渗析速度,可用热渗析和电渗析方法。 由于胶粒表面电离或吸附离子而带电荷,在胶粒周围形成带等量异电荷的溶剂化层。溶剂化层界面与介质内部形成的电位差称电动电势或电势。它是胶粒特征的重要物理量,其数值与胶体性质,介质及溶胶浓度有关。 胶体的电势表达式为: 式中:——介质粘度(泊); u——相对移动速度(厘米/秒); D——介质常数; E——电位梯度(绝对静电单位/厘米)。 由测定界面移动的电泳法: 式中:s——时间t内胶体和辅助液界面移动距离(厘米); l——两电极间距离(厘米); v——电极间电位差(伏特); 300——将伏特换算成绝对静电单位的比例系数。 本实验的测定条件是溶胶与辅助液的电导率必须相等。 三、仪器与药品 电泳仪 1套 稳压电源 1套 停表 1个 铂电极 1根 10%FeCl3溶液 火棉胶 稀盐酸 烧杯等。 四、实验步骤 1、溶胶的制备:在250 ml烧杯中,盛蒸馏水100 ml,加热至沸,在搅拌条件下滴加10%10 ml,再煮沸 2 min,即得棕色溶胶。 2、胶体溶液的纯化: 半透膜的制备:在100 ml干燥的短颈锥形瓶中,倒入几 ml火棉胶,小心转动,形成均匀的薄膜,倒置流尽火棉胶,并让溶剂挥发至不粘手,然后在瓶口剥开一部分膜,从膜壁注入水,使膜与壁分离,取出成型的膜袋。 溶胶的渗析:将制得的溶胶倒入半透膜中,用线栓住袋口,放入60~70℃的水中渗析,常换水,直至水中不能检出或。 3、溶胶的电位测定:洗净电泳管,用滴管注入净化后的溶胶,关闭活塞,用蒸馏水和辅助液依次洗净电泳管上部三次,然后装入辅助液(电导率与溶胶相等的HCl)至支管口。两边插入电极并安装好仪器。调节工作电压为120V~150V。打开活塞开始计时,准确记录界面移动0.5cm,1cm,1.5cm,2cm所需的时间。测定完毕关闭电源,用线测量两电极间的距离l,计算电势。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由胶体在电泳时的移动方向,确定胶粒所带电荷。 2、由在时间t内界面移动的距离s值,求出s/t,并取平均值(或作s~t图,求出斜率)计算电势。 3、求时,和D值均用水的相应值代替。水的介电常数D=80—0.4(T—293),T—实验绝对温度。 水的粘度 t/℃ 0 10 15 16 17 18 19 20 /厘泊 1.787 1.307 1.139 1.109 1.081 1.053 1.027 1.002 t/℃ 21 22 23 24 25 30 40 /厘泊 0.9779 0.9548 0.9325 0.911 0.8904 0.7975 0.6529 六、思考题 1、写出胶团的结构式,并解释其电荷性质。 2、电泳时辅助液的选择应根据哪些条件? 参考文献 [1] 应礼文等,化学教育,1980,(3):35 [2] 广西师范大学等编,《基础物理化学实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53。

文档评论(0)

yuguanyin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