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五单元检测试卷(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五单元检测试卷(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五单元检测试卷(无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五单元检测试卷(无答案)新人教版 PAGE / NUMPAGES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五单元检测试卷(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四、五单元检测试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36分) 一、完成1—8题。( 36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干涸( ?????)? (2) 殉职( ) (3)tān(????? ??)塌?? (4)狭 ài(??? ??)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拈轻怕重 麻木不人 见异思迁 精益求精 B微不足道 漠不关心 不毛之地 变化莫测 C 刨根问底 生机勃勃 哄堂大笑 惊慌失错 D参差不齐 沉默寡言 神情恍惚 心无旁鹜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C. 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处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D. 飞机在6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柳州“汽车下乡”活动为六县农民展示了各种款式的汽车,真让农民见异思迁。 B.融安的金桔、三江的油茶、融水的重阳酒等特产正气势汹汹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C.柳州经济发展快,社会治安好,人民安居乐业,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D.油豆腐的制作,工序较多,如果疏忽一个环节,就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能否杜绝酒后驾车的现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 ?B.?中学生写作文,一定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今日,中国读者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追念。 ?D.?各地要将《新华字典》列入今年新建的农家书屋图书采购。 6.下列各项搭配安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纪念白求恩》——毛泽东——记叙文 B 《植树的牧羊人》——莫顿?亨特——美国 C 《走一步,再走一步》——让?乔诺——法国 D 《诫子书》——诸葛亮——《诸葛亮集》 7.文言诗文默写(10分) (1)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3)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词同《潼关》) (4)刘禹锡《秋词》中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以积极向上的豪迈之情赞颂秋天美好的诗句是 , 。 (5)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 三山半落青天外,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7)时有落花至, 。(刘昚虚《阙题》) (8) ,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8名著阅读。(7分) (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散文。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 的一篇是( )(2分) A.《父亲的病》 B.《琐记》 C.《故乡》 D.《无常》 (2)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5分) 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 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 这段文字出自《西游记》哪一个情节?孙悟空为什么称罗刹为“嫂嫂”?罗刹说的“夺子之仇”是指什么? 第二部分 阅读(34分) 二、 阅读,完成9—10题。(5分) 春游湖 (宋)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9.“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3分)? 10.“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2分) 三、 阅读,完成11—14题。(15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文档评论(0)

151****99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