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8《冀中的地道战》课时课件.pptx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8《冀中的地道战》课时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 冀中的地道战第一课时 同学们,有谁知道地道战呢?说说那里的人民是怎样打击敌人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冀中的地道战》,大家知道“冀”是什么意思吗? “冀”是河北省的简称,河北省的中部就叫“冀中”。1.初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 理清课文顺序。周而复(1914~2004)著名作家。他的创作成就是在小说方面,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期的现实生活。长篇小说《白求恩大夫》以充沛的激情刻画了白求恩大夫崇高的形象,生动感人。代表作《上海的早晨》(4部)以改造民族工商业者为题材,塑造了个性鲜明的资本家形象,规模宏大,构思严谨,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生字词检查。1.读一读,写一写。侵略 修筑粉碎 领导 不计其数 打击 坚持 游击 妨碍 隐蔽 陷坑 拐弯 迷惑 无穷无尽2.我能读准字音。堡垒 搁东西 岔道 快速读课文,记下自己用了几分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1.学生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2.教师强调容易错的字。3.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4.理清课文层次,考虑分段。第一段(1~3自然段)讲地道战的产生及其作用。第二段(4~7自然段)介绍了地道的式样、特点。第三段(8自然段)讲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地位。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地道战的特点,感悟到了地道战是奇迹,下节课我们将深入感悟地道战是奇迹。第二课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节课主要讲了什么?这篇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呢?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课文。2.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理清课文的条理。3.了解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无穷的智慧。自学提示: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这是个总起句,课文从几个方面分述“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学生交流) 1.介绍地道的结构时,重点介绍了哪几个部分?说说地道奇在哪里? 总体结构看,地方隐蔽:街道下面,庄稼下面。高深适宜:四尺多高,离地面三四尺。构造齐全:住人、拴牲口、搁东西、做厕所。气孔:漏光线、很隐蔽。作用极大:保护群众。 地道的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情况?你又怎样理解地道之“奇”?①小组讨论交流后,引导学生归纳: 从隐蔽自己,打击敌人方面的结构看,口外:隐蔽,堆满荆棘,设置陷坑;口内:死道埋有地雷,活道设“孑口” 。②理解:“迷惑”“孑口”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迷惑”是辨不清,摸不着头脑的意思。“迷惑洞”是让敌人分不清什么是死道,什么是活道。“孑口”这里指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个人过去的关口。 冀中人民利用地道对付敌人的破坏从哪两方面讲的?地道又奇在哪里?(小组讨论交流后归纳)从对付敌人破坏方面的结构看:防火攻——土和沙;防毒攻——吊板;防水攻——跟枯井暗沟相连。从通讯联络方面的结构看: (一个接一个口传称“无线电”;用铁丝拴小铜铃称“有线电”。)这些都说明了地道的“奇”。 “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赞扬了冀中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的智慧和才能。) 课文从“奇迹”一词开始,到“奇迹”一词结束。全篇课文通过对地道的构造、特点和冀中人民利用地道巧妙地打击敌人,以及地道在战斗中所起的作用这几个方面的描写,具体阐明了地道战是个惊人的“奇迹”。从而说明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人民战争具有巨大的威力。 课文结构 冀中的地道战(是个奇迹)  产生和作用:为了粉碎扫荡 介绍地道的结构:样式 特点 无穷的智慧地道的地位:奇迹推荐阅读夜莺之歌 战斗刚刚结束,一小队德国兵进了村庄。街道两旁尽是黑色的瓦砾,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就又响起来,越来越有劲。 士兵们和中尉注意听着,看看周围的灌木丛,又望望道旁的白桦树。他们突然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坐在河沟边,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拿着一块木头,不知道正在削什么。 “喂,你来!”中尉用生硬的俄国话叫那个孩子。 那个孩子赶紧把小刀放到衣袋里,抖了抖沾在上衣上的木屑,走到军官跟前来。 “喂,让我看看!”德国军官说。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那是个白桦树皮做的口哨。 “这玩意儿你做得还不错。”中尉点了点头,他那阴沉的脸上露出一丝冷笑,“谁教你这样吹哨子的?” “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 孩子学了几声杜鹃叫。接着,他又把哨子塞到嘴里吹起来。 “村子里就剩你一个吗?”中尉继续盘问他,并且把望远镜拿到眼睛前。 “怎么会就剩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鹧鸪,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一个!” “你这个坏家伙!”中尉打断孩子的话,“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 “人?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