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侧重于教材与思维的审美鉴赏
考试大纲
核心素养与高考命题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命题在坚持立德树人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综合考查语文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鉴赏诗歌语言的表达效果,赏析练字、炼句、语言风格。
?思维发展与提升:鉴赏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
?文化传承与理解: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保持文化自信。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歌。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考诗歌鉴赏一向是考生最头疼、得分率最低的一道题,究其原因主要就是读不懂。由于时代的久远,文词的迥异,学生很难理解古人表述的内容,更难体会诗人在面对这个世界时的独特感受。本讲拟从诗歌常识和诗歌题材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突破一 常识助读
诗歌分类
结构章法
基本特点
古代诗歌
诗
古体诗
唐以前的诗,又称古诗、古风,句式大体整齐,有一定节奏韵律,但在句数、平仄、对仗等方面没严格规定。按每句字数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各句字数不等)等。还包括楚辞和乐府诗。
以自然段为层
诗庄
①前后写景或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对乐情,哀景对哀情。②前后写景或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近体诗
定型于唐并盛于唐的格律诗,在句数、字数、对仗、平仄等方面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为区别于过去的非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词
萌于南朝盛于宋。开始是用来为乐谱配词用于歌唱的。为谱配词叫填词,填词所选的调子叫词牌。填词时为点明题旨,多在词牌下另标题目。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上阕写景: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下阕抒情
词媚
曲
曲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宋、金时北方产生了新的乐曲曲调,发展到元代,形成元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高考重点考查)与套数;杂剧是可演出的戏曲。
小令有单阕的,也有上下阕的。一般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但也有穿插进行的
曲谐
【即练即悟】
1.下列诗词中不是上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抒情的一项是( )
A.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D.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 该曲是白朴的《仙吕·寄生草·饮》,其主要内容是劝酒,没有写景。
答案 C
诗歌语言受字数、句数和格律的严格限制,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现象。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进而把握诗歌情感。
(一)词类活用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一首诗词往往因一两处词性的改变而韵味无穷。词类的活用,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且在诗歌中最为多见,在解读诗歌语言时值得高度重视。其在理解时可以参考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即练即悟】
2.指出下列诗句中的词类活用之处,并解释其含义。
(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答: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答:
(3)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
答:
答案 (1)雨,名词活用作动词,下雨。(2)春,名词活用作形容词,茂盛的。(3)重,意动用法,以……为重。
(二)语序倒装
古人在写作时为了表达的需要,特意将某个词、某个句子的语序颠倒。在古诗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手法,但它和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概括而言,古代诗歌中的语序倒装主要有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03年房地产估师考试《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真题及答案-中大网校.doc VIP
- 职业生涯报告六篇.pdf VIP
- 弧度制、扇形的弧长与面积.PDF VIP
- 2024-2030年中国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战略规划研究报告.docx VIP
- 2025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云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管理人员招聘1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电子商务安全技术》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全套PPT课件.pptx
- 山东名校2025届高三12月校际联合检测 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职业计划生涯范文5篇.docx VIP
- 成功必备的八大心态.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