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控培训井控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井控管理 一、井控管理机构建立 二级单位及基层单位要建立井控工作的组织机构,要 成立由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为组长,职能部门(单位) 参加的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的井控管 理工作;各钻井队成立由队长为组长的井控工作小组。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1 、所有施工井必须设计安装防喷器。江苏油田钻井井控 实行分类管理。 2 、油气井井口距高压线及其他永久性设施不小于 75m , 距民宅不小于 100m ;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小于 200m , 距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场所 不小于 500m 。含硫化氢油气井应按照规定制定含硫油 气井应急撤离措施。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3 、对井场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 (包括开采地下资源的矿业单位)、国防设施、高 压电线和水资源情况以及风向变化等进行勘察和调 查,并在地质设计中标注说明。特别需标注清楚诸 如煤矿等采掘矿井坑道的分布、走向、长度和离地 表深度。 4 、井场布局和钻前工程应满足井控、安全和环保要求, 在江河、干堤附近钻井应标明干堤、河道位臵,同 时符合国家安全、环保规定。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5 、根据地质提供的资料,钻井液密度设计以各裸眼井 段中的最高地层孔隙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为基准, 再增加一个附加值 : 油井、水井为 0.05g/cm3 ~ 0.10g/cm3 或控制井底压 差 1.5MPa ~ 3.5MPa ; 气井为 0.07g/cm3 ~ 0.15g/cm3 或控制井底压差 3.0MPa ~ 5.0MPa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6 、根据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岩性 剖面及保护油气层的需要,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和 套管程序,并满足如下要求: ? 探井、超深井、复杂井的井身结构充分估计不可 预测因素,留有 1 层备用套管; ? 在地下矿产采掘区钻井,井筒与采掘坑道、矿井 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少于 100m ,套管下深应封住开 采层并超过开采段 100m ;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6 、根据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岩性 剖面及保护油气层的需要,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和 套管程序,并满足如下要求: ? 套管下深考虑下部钻井最高钻井液密度、溢流关 井时井口安全关井余量 ; ? 含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高压气井的油 层套管、有害气体含量较高的复杂井技术套管, 其材质和螺纹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7 、每层套管固井开钻后,要求测定套管鞋下第一个 3m ~ 5m 厚的易漏层的破裂压力(碳酸盐地层只做承压试验, 不做地层破裂压力试验)。 井控装臵配套: ? 井控装臵压力等级选择不小于裸眼井段最高地层压力; ? 防喷器组合按分类选择 ; ? 节流管汇、压井管汇的压力等级和组合形式应与全井防 喷器最高压力等级匹配 ; ? 有抗硫要求的井口装臵及井控管汇应符合 SY/T5087 中的 相应规定。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8 、钻井工程设计应明确钻开油气层前加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 的储备量,以及油气井压力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 第一类井:加重钻井液的储备量为井筒容积的 1 ~ 2 倍, 加重钻井液的密度应大于在用钻井液密度 0.2 g/cm3 以上 , 加重料储备量为在用钻井液总量密度提高 0.2g/cm3 用量。 ? 第二类井:加重钻井液的储备量为井筒容积的 0.5 倍~ 1.5 倍,加重钻井液的密度应大于在用钻井液密度 0.1g/cm3 以上 , 加重料储备量为在用钻井液总量密度提高 0.1g/cm3 用量。油区内部第二类井,在交通便利的情况 下,现场可只储备加重浆,加重料可就近集中存放。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8 、钻井工程设计应明确钻开油气层前加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 的储备量,以及油气井压力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 第三类井:现场储备加重料,不储备加重钻井液。加重 料储备量为在用钻井液总量密度提高 0.1g/cm3 用量。油 区内部第三类井,在交通便利的情况下,加重料可就近 集中存放。 ? 在易漏地区钻井,现场储备与井筒容积等量、与在用钻 井液密度相同的钻井液,现场储备能够配制一次堵漏浆 的堵漏材料。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9 、在可能含硫化氢地区钻井,应对含硫化氢的层位、埋藏 深度及含量进行预测,并在设计中明确应采取的安全和 技术措施。 10 、欠平衡钻井应在地层情况等条件具备的井中进行。欠 平衡钻井施工设计书中应制定确保作业安全、防止井喷、 井喷失控或着火的安全措施。 11 、对探井、预探井、资料井应采用地层压力随钻检(监) 测技术;绘制本井预测地层压力梯

文档评论(0)

jinchen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