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收益1演讲稿.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与提高生产率 处理不均衡的能力是指,人们对于经济条件的变化,重新考虑合理分配、处理自己的各种资源,如财产、劳动、金钱和时间等等。 金融危机 ., * 教育与提高生产率 美国经济学家韦尔奇指出,接受教育后,劳动者更有能力获取各种投入要素之间的相关信息,选择合适资源配置方式,提高配置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舒尔茨认为,接受教育后,劳动者能更有效的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重新配置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金融危机 ., * 教育与提高生产率 劳动者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对新知识和核心技术的习、理解和接受能力增强,并能自觉地把新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运用于生产劳动;促进新技术、新发明的产生;加快新技术新发明的运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 * 四、人力资本理论对国家经济增长和劳动者收入提高的逻辑 ., * 教育收益 经济效益 国民收入增加 舒尔茨利用余数分析法测量出1925-1957年美国教育的平均收益率为17.3%,乘与这一时期教育投资存量,算出对国民收入增长贡献了495亿美元,占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的33%。 教育能促进个人收入的增加 ., * 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增加 大量研究都表明一个家庭或个人其教育水平是同经济水平正相关的。 ., * 教育提高未来收入 Ⅲ收入增量 Ⅰ直接成本 Ⅱ 间接成本 较之高中毕业:大学毕业终生成本-收入流 高中毕业 终生收入流 18 22 0 年收入 年龄 60 22岁大 学毕业 ., * 2003年美国25岁以上全职雇员人均收入 ., * 基于以上数据推算一生的差距 以男性为例,接受教育层次越高,收入相应增加, 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的男生每年比高中毕业男生少挣13534美元。在一生中,该差距达到47.37万美元。 高中辍学的男生每年比高中毕业男生少挣9208美元。在一生中,该差距达到32.22万美元。 高中高中毕业的男生每年比大学毕业男生少挣22031美元。在一生中,该差距达到77.11万美元。 学士学位的男生每年比硕士学位男生少挣11978美元。在一生中,该差距达到41.92万美元。 硕士学位的男生每年比博士学位男生少挣11928美元。在一生中,该差距达到41.75万美元。 ., * 教育收益:非经济方面 教育投资有助于降低失业率,从而减少失业福利支出,同时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减少了执行法律的支出。 较高的教育水平有助于提高政策决策过程的质量和决策效率。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以及受教育状况。 教育水平的提高还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信用水平,降低社会及经济中的交易费用,提高市场效率。 ., * 教育的“邻近效应”(正外部性) 弗里德曼: 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给他本人和家庭带来经济、非经济利益的同时,还有利于形成一个更加文明和有秩序的社会,这对于所有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是有好处的。可是,学生和家长却无法向受益者收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育具有正外部性。弗里德曼把这称为教育的邻近效应。 ., * 教育收益 从收益对象上来划分 教育私人收益 教育外部收益 从收益来源上来划分 教育市场化收益 教育非市场化受益 ., * 教育收益的基本分类 收益产生原因 收益主体 私人收益: 受教育者本人及其家庭成员 外部收益: 其他社会成员 市场化收益: 劳动力市场上更高的生产能力 市场化私人收益 市场化外部收益 非市场化收益: 劳动力市场之外的活动 非市场化私人收益 非市场化外部收益 ., * 教育收益的特点? 收入、社会地位、医疗保健、健康、工作搜寻能力、 增加就业机会…… 教育收益的广泛性与多方面性 “教育是对晚年最好的储备”——亚里斯多德 如果以生命周期来看,受教育程度差异所带来的收入差 异将是相当巨大 教育收益取得的迟效性与长期性 ., * 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反思 过度教育 筛选理论 筛选假设理论(ScreeningHypothesis)筛选假设理论简称筛选理论,有叫做文凭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视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职业岗位上的理论。创始人是迈克尔·斯宾塞和罗伯特·索洛(RobertMertonSolow)等。 ., * 筛选理论主要观点 筛选理论认为,雇主总是希望从众多的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人去填补空缺岗位,但是,当他与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相遇时,他并不了解这些人的能力如何,尽管他不能直接了解求职者的生产能力,却可以了解到求职者的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个人属性和特点。一类是天生而不能改变的,如性别、种族、家庭背景等,另一类是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