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时段SPOT影像监测山坡地违法开发现象.ppt

应用多时段SPOT影像监测山坡地违法开发现象.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應用多時段SPOT影像監測山坡地違法開發現象 以南投縣為例 指導教授 朱子豪 學生 張立群 研究動機 外國研究中,適用於粗曠式土地利用方式的監測方法做出適當的修改,針對台灣特殊的土地利用特性作出適當的變遷判釋流程設計和選用適當的判釋方法。 由農委會水保局執行的“衛星影像輔助坡地利用管理監測系統維護計劃”中,其對變遷監測的成效受限於某些因素無法提升。 衛星影像偵測到變異而實際無變異 (omission error) 此類情形相當普遍,根據水土保持局89年度違規案件分析資料顯示,該局全省共利用衛星偵測出907變異點,其中有255點並未查證,而僅有100點有違規現象。 本研究希望能夠在衛星影像光譜變化能被發現的尺度下, 提高變遷判釋的準確度。 課題分析 水保局進行變遷監測所使用的變遷監測流程 課題分析 課題分析 研究目的 提升判釋山坡地遭到違法開發情況是否發生的準確性 修改「衛星影像輔助坡地利用管理監測系統維護計劃」中所使用的監測流程,建立更好的判釋模組 現行用於山坡地變遷監測的方式 利用地表覆蓋改變時,其光譜反射值亦隨之改變的原理,來比對不同時期的衛星影像,進而找出土地覆蓋或土地利用的變化 變遷監測依方式可分為二類: 一、全面性的監測,意即只要是前後時期影像的光譜值作檢驗,只要某一像元的光譜反射值產生一定程度的改變,就視該像元為變遷發生 二、特定對象的監測,意即僅針對某地物類型的變化,進行偵測。因牽涉到土地利用類型的判釋,所以要考量運用衛星影像作土地利用分類所需的因子,如土地利用分類類型、定義等,都會影響到監測的準確度。 文獻回顧 多譜資料檢測環境變遷之數值分析方法 成對比較法包含影像相減、影像相加和影像相除等方法,對於影像的光譜值做比較,可偵測出地表覆蓋物之變化(蕭國鑫、劉治中、李惠容 ,1994) 多元影像比較法可由多時段的衛星影像資料中,抽取出資料的NDVI值,偵測出植物的變化,說明了植生變遷的時間連貫性(Kajiwara and Tateishi,1988) 文獻回顧 使用衛星樣區收集特定地區光譜資料,可對此地點之光譜變化趨勢做一統計推估。(李瑞陽,2001) 文獻回顧 專家系統運用在影像判釋上 朱子豪 (1990) 提出自動化地物導向影像判釋系統發展架構,希望透過判釋機制控制整個流程的進行,自動度量模組提供判釋流程申的知識度量即影像描述,再經由自動化區隔模組對影像進行區隔化,反覆比對判釋知識庫進行度量與區隔,以達到遙測影像空間知識抽取的目的。 文獻回顧 知識庫與判釋機制的建立 專家系統的建構過程中如何獲取與建立專家知識是重要的步驟,知識獲取主要可參考Hayes-Roth在1984年提出的五個階段。本研究參考知識庫與判釋機制間的相互關係來選定變遷監測方法和流程。 研究架構 研究方法 改進對策細部流程 專家訪談和文獻回顧兩個方法,將針對山坡地變遷判釋所需的知識轉為程序式的判釋流程 對問題的成因和解決問其所需的知識和模式加以整合,蒐集前人作過的判釋流程和方法,來作為變遷監測判釋模組的架構 研究方法 知識收集 研究方法 解決對策(針對違法開發偵測) 變遷判釋方法與流程 變遷判釋方法與流程 變遷判釋方法與流程 變遷判釋方法與流程 變異種類過濾結果 變遷判釋方法與流程 變遷判釋方法與流程 監測結果 兩時段衛星影像監測結果中,紅色區塊落在value3的區域有12點,其中有7點是屬於農地,所以判釋為違法開發的地點有5點。 兩時段衛星影像監測結果中,紅色區塊落在value5的區域有60點,其中有43點是屬於農地,有8點是屬於其他非違法開發區內的變異點有8點所以判釋為違法開發的地點有9點。 監測結果 監測結果 結論 本研究所建構的山坡地變遷監測模組的偵測結果較前人所使用的模組的偵測結果為佳。 本研究成果能夠有效的判釋變遷是否發生,同時能夠判釋出變遷發生的型態,將變遷型態分類後以圖像的方式呈現出來,方便使用者依其使用需求取得資訊。 研究中發現使用衛星影像的光譜資訊所能達到的監測效果有限,需輔以相關的GIS資訊以及政府相關單位提供即時資訊,方能提升監測變遷發生的準確度。 本研究中以已知變遷點的光譜資料作為樣本,經由統計推論來取得變異分析的門檻值。如果有專門提供光譜資訊的樣區來供給多時段光譜資料,將可以設定更精確的門檻值。 未來研究方向 目前僅做1-3月間的變異點檢驗,未來將多做幾個樣本,根據結果來修正模組。 前人判釋流程中使用人工判釋的步驟,如果能採用Rule base的專家系統加以量化,相信可以提高模組自動化的程度和判釋的準確度。 本研究發現判釋結果中有許多誤判的區塊其實其像元(pixel sizes)很小,只是本研究中尚未認知要消除多少像元以下的變異點,將其視為雜訊,而不會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