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消防安全培训精梳版.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法规、制度;火灾隐患和防火措施 三、学校常见的火灾隐患 (四)实验室的火灾隐患 实验室易燃易爆物品保存不当或打碎洒落; 实验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 实验过程缺少专人指导: 实验项目缺少防火措施; 试剂混存。 ., 第一讲:法规、制度;火灾隐患和防火措施 三、学校常见的火灾隐患 (五)图书馆的火灾隐患 电线、电器设备发生短路; 火柴、打火机等意外点燃; 吸烟、乱扔烟头; 疏散通道不畅。 ., 精选 课件 精选 课件 精选 课件 精选 课件 精选 课件 精选 课件 精选 课件 精选 课件 精选 课件 精选 课件 教职工消防安全培训 2018年 ., * 第一讲:法规、制度;火灾隐患和防火措施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二、消防安全制度 三、学校常见的火灾隐患 四、学校防火措施 ., * 第一讲:法规、制度;火灾隐患和防火措施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起实施 第二条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就是要把火灾预防工作放在消防安全工作的首位,同时也应把消防组织的建设和消防站、消防给水、消防通讯等消防设施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真正把火灾预防和火灾扑救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偏废任何一个。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 第一讲:法规、制度;火灾隐患和防火措施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 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 ., 第一讲:法规、制度;火灾隐患和防火措施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十六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 第一讲:法规、制度;火灾隐患和防火措施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四十四条 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 消防队接到火警,必须立即赶赴火灾现场,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扑灭火灾。 ., 第一讲:法规、制度;火灾隐患和防火措施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七十三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消防设施,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 (二)消防产品,是指专门用于火灾预防、灭火救援和火灾防护、避难、逃生的产品。 (三)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 (四)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 第一讲:法规、制度;火灾隐患和防火措施 二、消防安全制度 (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每半年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2、对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教职工进行上岗前消防安全培训。 3、宣传教育培训的形式采取学院与处室部门、系部培训、集中与分散、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对重点工种人员由消防部门进行专门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5、学院、处室部门、系部对所组织培训的时间、内容及接受培训人员进行认真详细的记录并存档。 ., 第一讲:法规、制度;火灾隐患和防火措施 二、消防安全制度 6、宣传教育培训内容: (1)有关消防法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