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德育目的.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德育目的概述 德育目的的教育功能 第二、调控功能 在理解和掌握德育目的的条件下,德育主体(教师等)在设计和实施德育活动的大小方案时,都会自觉地按照道德教育目的的要求行事,以克服具体德育活动的盲目性;当德育活动偏离德育目的所规定的方向时,教育工作者也会自觉地反思和予以纠正。 第三、评价功能 在讲德育目的的道德功能时值得注意的是,德育目的的上述功能主要是隐含性、观念性的,直接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功能实现需要德育目的的落实也就是具体的德育过程去完成。否则就会夸大德育目的的作用,流于纸上谈兵的可笑境地 1、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和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 (1)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之主要特征是从社会利益出发界定德育目的。 古代社会出于人身依附关系的维持的需要,一般说来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观念占主导地位。在中国,修身的目的主要被导引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宏大目标上去。 (2)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论与社会本位的出发点是相反的。个人本位目的论认为,德育应当从受教育者的道德本性和需要出发,强调个人价值的重要,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使之成为自主、自由的道德主体。 卢梭、裴斯泰洛齐、第斯多惠以及许多现当代教育家都持个人本位的立场。 卢梭认为,德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自主自治的人,“我的目的是:只要他处在社会生活的旋流中,不至于被种种欲念或人的偏见拖进旋涡里去就行了;只要他能够用他自己的眼睛去看,用他自己的心去想,而且,除了他自己的理智以外,不为其他的权威所控制就行了”。 存在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德育目的应该“为每一个具体的个人服务”,教育者“不应当违反学生的意愿而勉强他去参加任何俱乐部、小队或团体活动,因为自我实现远比社会适应要真实得多”。 2、 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融的德育目的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在强调社会需要的同时忽视了个体德行的发展;而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可能会走向虚无的境遇。 杜威认为:“德育目的应该对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应该予以应有的重视”P92. 德育目的的结构就是德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德育目的的结构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目的的组成;二是德育目的的层次。 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的品德。但是,何谓“品德”?不同的教育理论往往有不同的,“三因素”、“三维结构说”、“三个子系统说”。P93. “知”即道德知识, “情”为道德情感, “信”即道德信念, “意”即道德意志, “行”即道德行为。 一般的德育目的到具体、细化的德育目标的存在 德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品德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是德育的最高理想的体现,具有一定的终极性。 而德育目标则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德育任务,甚至可以是每一个具体德育活动的具体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努力方向。P94. (一)德育目的的确定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古代学校德育目的只有一条,那就是培养有一定品德素养的统治者——神职人员和政治、军事、法律等方面的“治才”。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里,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合作”已经被提到道德教育的议程,培养具有合作精神的个体成了德育目的之一。 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将不仅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与科技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由于信息资源的剧增,社会价值多元已成为现实。网络道德和科技伦理问题日趋凸显、生态危机和人性危机问题等等。 (二)德育目的的确定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 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使受教育者对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一种认同,进而维护一定的社会关系。 (三)德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社会文化传统 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哲学观念都会对德育目的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中国,德育往往强调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德育目的的核心是使教育对象社会化,形成一定的社会人格。 在美国,强调个人价值,认为德育目的应当从人的本性出发,求得个性的自由发展、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 (四)德育目的的确定还会受到社会历史发展制约 在古代“民族国家”的视阈下,国家就是天下,维护国家统治就是德育的最高目标;近现代,人们发展国家之外还有国家,如何处理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关系成立人们的一个现实任务,也成了德育关注的问题。 第五,德育目的的确定一定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德育要适合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