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形象鉴赏专题复习教学课件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3 在特定的环境中,给人以苍 茫沉郁之感。故古人也常以夕 阳意象塑造 气象浑然、辽阔、 苍茫 的意境。如王维《使至塞 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日圆。 ”(边塞诗) 夕阳与时序流转有关,故 诗人常借夕阳发 思古 之幽情。 (怀古诗)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以“ 征帆去棹残阳 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为现 实背景,感喟“ 六朝旧事随流 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的物是 人非。 斜阳(落日) 64 多传达 哀怨、惆怅、凄苦、苍 凉 等情思。李清照《醉花阴》: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 黄 花瘦 。 ” 柳 永 《 雨 霖 铃 》 :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天阔。 ”陆游《蝶恋花》:“ 一 夜清霜,染尽湖边树。 ” 风、烟、霜 65 舟、湖、长亭、灞陵(桥)、镜、灯(烛 、蜡、炬)等。多传达离情别绪、思乡怀远、 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 杜甫《夔州歌》:“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 斛之舟心若风。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柳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 歇。 ”马致远《天净沙》:“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白居易《照镜》:“ 皎皎青 铜镜,斑斑白丝鬓。 ”杜牧《赠别》:“ 蜡烛 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 人造物象类 31 诚 信 : 诚 实 , 守 信 用 。 ——— 《 现 代 汉 语 词 典 》 何 为 诚 信 ? 意 象 的 特 定 意 义 1 、树木类 松 柏 32 诚 信 : 诚 实 , 守 信 用 。 ——— 《 现 代 汉 语 词 典 》 何 为 诚 信 ? 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 坚韧,具有一种凛然正义。在文人笔下, 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 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 求。如: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 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 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 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 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 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 高洁的品质。 松 柏 33 诚 信 : 诚 实 , 守 信 用 。 ——— 《 现 代 汉 语 词 典 》 何 为 诚 信 ? 竹 子 34 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 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 如:“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张九龄) ,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可使食无肉,不可 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 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于潜僧旅筠轩 》)可见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了。“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 寺后禅院》),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 环境中谈经论道。 35 柳——“柳”者 ,“留”也,柳 枝 依 依 —— 缠 绵 悱 恻 , 离 愁 别 绪——送别怀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 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表 达对分别的眷恋。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 故园起情。”“折柳”寓有惜别 怀远之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在杨柳依依的岸边, 离别之情油然而起。 柳树 36 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 —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 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易引起 离别者的愁绪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问道龙标过五 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选 “杨花”“子规”点明时令,其飘零之感、流 离之恨,跃然纸上。苏轼《水龙吟》:“细看 来不是杨花,点点离人泪。” 柳絮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37 梧桐——遇秋先陨——悲 秋之情——孤独失意者。 (凄凉悲伤) 中国古代文人有“悲 秋”情结,四季之中,秋 天万物凋零,最易触发人 们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 是最典型的落叶乔木,秋 天到来,往往就是梧桐先 行陨落,所谓“一叶落而 知秋”。于是,以梧桐写 悲秋,便成为古人常见的 手法。 梧桐 38 如:李后主《乌夜啼》:“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只为引起下文的 “剪不断理还乱 ” 的愁丝。苏轼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 独往来

文档评论(0)

yusu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