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剥与接续多媒体课件制.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及现状,较全面的向大家展现了制作 光缆开剥与接续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与此同时,还对课件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工 具和器材及作者的心得体会作了基本介绍,希望能给读者以启发. 关键词 光纤通信 软件开发 制作过程 开剥 接续 封合 正 文 一、 前 言 光纤通信自问世以来,通过其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长、抗电磁干扰、保密性好、 重量轻、资源丰富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市内局间中继,长途通信和海底通信 等公用通信网以及铁道、电力等专用通信网,同时在公用电话、广播和计算机专 用网中得到应用.并已逐渐用于用户系统.光缆将取代过去用户系统无法实现宽 频信息传输的传统线路,这样便可提供高质量的电视图像和高速数据等新业务, 以满足人们广泛的生活和业务的需要. 光缆线路,是光纤通信系统组成的重要部分.光缆线路的建设质量是确保光通信 系统性能良好和长期稳定的关键,而光缆开剥接续则是光缆线路施工中工程量大, 技术要求复杂的一道重要工序,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线路的传输质量和寿命,光 缆开剥、接续、封合的快慢将影响整个工期的进程,对于20芯以上光缆的接续 不仅要求施工人员技术熟练,而且要求施工组织严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保 施工的时间。 . 二、光纤通信的发展概况及动向 2-1发展概况 光波是人们最熟悉的电磁波,其波长在微米级,频率为100000亿HZ数量级.由电 磁波谱中可以看出,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均属于光波的范畴.目前光纤通信 使用的波长范围是在近红外区内,即波长为0.8-1.8um可分短波长波段和长波长 波段,短波长波段是指波长为0.85um,长波长波段是指1.31um和1.51um,这是目 前采用的三个通信窗口. 利用光导纤维作为光的传输介质的光纤通信其发展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它的 发展以1960年美国人Mainman发明的红宝石激光器和1966年英籍华人高琨博 士提出利用SIO2石英玻璃可制成低损耗光纤的设想为基础,直到1970年美国康 宁公司研制出损耗为20db/km的光纤,才使光纤进行远距离传输成为可能.自此 以后,光纤通信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并得到迅猛发展,在短短的一、二十年的时间 中,以从0.85um短波长多模光纤发展到1.31um-1.55um的长波长单模光纤,同时 开发出许多新型光电器件,激光器寿命已达十万小时甚至百万小时,许多国家相 继建成了长距离的光纤通信系统. 80-90年代是光纤通信大发展的年代,在世界各国都是按照两步来走的第一步是 长途干线缆化;第二步是进入用户家.发达国家在80年代就实现了长途输干线光 缆化.现在正在研究光纤到用户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光纤通信有突飞猛进的发 展,80年代来,邮电部计划用近5年的时间实现全国通信干 线光缆化,具体安排打三大战役:首战中轴,为京广、京沪东南沿海开放地区;攻 坚两翼,左翼为郑州、西安至成都,右翼为东北三省成网;第三战役为横穿东西, 有南北两条东西走向的干线,北线为北京、包头、兰州至乌鲁木齐,南线为福州、 杭州、南昌、长沙、贵阳、重庆、成都.三大战役光缆目前已在全国长途直拨自 动电话网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九五期间我国新的光缆干线将全部采用同步数字体制技术,以高速率、大容量 干线为主.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建设周期短,采用技术新.全部敷设完成后,将在全 国形成大容量干线网,具备数字、数据信道、可输电话、电报、数据、传真、图 像等.并可为计算机网及各专用网提供所需要的信道. 2-2发展动向 光通信以它独特的优点被认为是通信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光纤通信网将在 长途通信网与市话通信中代替现用的电缆通信网,这已成为各国所公认.在未来 的住信息社会中,交换大量信息的信息网络将由光纤网路来构成. 光纤通信作为一门新学科来讲,其发展的速度与潜力在通信历史上很少有其他技 术能与之相比.目前,单模光纤的生产以完全实用化,它的传输频带达几十GHZ 以上.在1.31um窗口的损耗是0.5db/KZ,在1.51um窗口的损耗是0.2- -0.3db/KZ,已接近理论极限值. 三、 多媒体CAI的认识 十年前,多媒体这个名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连听也没有听说过.不知从什么时 候开始,这个名词同信息高速公路CD-ROM等一起,连同与他们相关的专 栏、评价、广告,如同潮水一般地涌上电视和报刊,成为人们茶前饭后最感兴趣 的话题,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是因为它有以下特点: 一、超媒体结构。传统的体,不论是书本报刊还是音录像,都只以线性的方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caiy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