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学知识文库·史部·地理:
泰泰山山道道里里记记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
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 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
《泰山道里记》
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
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泰泰山山道道里里记记
字数:4875
泰山道里记 (清)聂鈫 着
● 自序
余生长泰山下,尝搜讨岱故,更思以游履得其实。乾隆癸亥,安邱
刘履夫其旋教授泰安,与余善,每同攀幽跻险,探稽往躅。
戊辰春,车驾东巡。当事属履夫,辑御路古迹,随笔 《泰山纪
略》,脱稿授余。后履夫除知嘉定县,卒官。余亦 卜居山中。
岁庚辰,有仁和成城卫宗者,来纂 《泰安府志》,访获 《纪略》,
极加叹赏,因请携归。厥后别刻 《泰山胜概志》一卷,并多采 《纪
略》。然其中有一地两称,或名同地异。岩谷险阻,向有题刻,惜为苔
蔽莫辩者,近乃竖梯亲加刮摩以核之,虽风雨寒暑,弗惮其劳。而又质
之野老,参考群书,竭半生精力,爰汇为一编。提挈道里为纲领,分之
为五,合之为一,名曰 《泰山道里记》。凡古迹、祠宇、桥坊,悉缀其
下。他如高里、徂徕、云亭诸山,皆支峰别阜;石汶、北汶、三溪诸
水,同归于大汶;再灵岩、琨瑞川谷名迹,连属岳之极北者,虽异县何
妨两载,而泰山全体著矣。之数者,庶几补前人诸记所不逮,亦欲使后
之游者易考焉。惟是管窥所及,文词鄙拙,复芟芜校订,自乙酉迄壬
辰,四易稿而始定,非敢谓 《记》之成也,聊以自娱山居云尔。
●泰山道里记
壹
泰山, 《虞书》谓之“岱宗” 。 《风俗通义》曰,“岱者,长也。万物
之始,阴阳交代。” 《白虎通 德论》曰:“东岳为岱宗者,言万物之相代
于东方也。又岳之为言桷也,桷考功德定黜陟也。” 《禹贡》谓之“岱” 。
《周礼》谓之“岱山” 。 《尔雅》、 《论语》谓之“泰山” 。是泰山之名后
于岱也。
泰山结体,惟 《鲁颂》“岩岩”一语,足以形容气象。后人谓泰山如
坐者,言一山之体也。又曰泰山为龙者,言众山之奔赴也。旧说皆谓山
脉自西而东。郑樵 《通志》谓济南诸山其北麓,兖州诸山其南麓,青齐
海上诸山其左翼,河东诸山其右翼,终不言其脉之所起。李光地 《禹贡
注》:“导山四条,惟第一条言入海,余三者,或长或短,率无入海之
文。”且岱为岳宗,用表青徐之畛,迤东即其入海处,经文不及,以是
蓄疑。曾因奏对备闻山东诸山之脉,自营州跨海而来,遣官按履经十余
年,非意之也。盖自圣祖御制 《泰山龙脉论》出,而百家息喙矣。
泰山面西南,社氏 《通典》之说也。后人多谓南向。盖登山者,皆
由红门一路,适值其南,于此仰望,峰岩掩蔽,不见绝巅。惟自山西南
视之,则正面出矣,亦足征其非自西来也。其背依东北,棨戟排列,最
据形胜云。
泰山道里,见于载籍者: 《博闻录》谓“高四千丈、环一千里”,
《茅君内传》谓“周回三千里” 。其说荒远不可稽。唐徐坚 《初学记》引
《汉官仪》及 《泰山记》曰:“ 自下至古封禅处凡四十里。”晋郭璞 《山
海经注》谓:“从山下至顶,四十八里三百步。” 《唐六典》谓:“周百六
十里,高四十余里。”故俗皆以为四十里云。然登山者寅上而未下,度
其时在平地仅行六七十里而已,况攀陟为劳,不足四十里明矣。明万
间参政张五典者,尝立一法量之。其法用竖竿一,长一丈,刻以尺寸,
竿端置一环;用横竿一,长亦一丈,中置一环;两端皆五尺,取其轻重
相称。以绳系于横竿之环,而又穿于竖竿之环,牵其绳之尾,则横竿可
上可下,而不失其平。于是以竖竿所立之处,视横竿所至之处,则五尺
为一步矣,此以量其远近也;每量一步,若在平地,则横竿由端以至竖
竿前后,俱著於地;若前高而后下,则横竿前著于地,而后悬于空,视
竿所悬处至地尺寸若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