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课件模板-002(共6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本草纲目》 课件模板-2 《本草纲目》:沙参 沙参: 「释名」亦名白参、知母、羊乳、羊婆奶、铃儿草、虎须、苦心。 「气味」(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1、肺热咳嗽。用沙参半两,水煎服。 2、突然发疝(小腹及阴中绞痛,自法出,几欲死)。用沙参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 3、妇女白带。用沙参研细,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本草纲目》:荠苠 荠苠: 「释名」读如齐尼。亦名杏参、杏叶沙参、甜桔梗、白面根。苗名隐忍。 「气味」(根)甘、寒、无毒。 「主治」 1、强中、消渴(男子出精后,阴茎仍然坚挺,称为“强中”;如同时有多饮多便现象,即属“消渴”,能发痈疽)。用猪肾一个,黑大豆一升,加水一斗半,煮成一半。去渣留汁,再加荠、石膏各三两,人参、茯苓、磁石、知母、葛根、黄芩、栝楼根、甘草各二两,同煮汁至三升。 《本草纲目》:荠苠 荠苠: 分三次服。此方名“石子荠汤”。又方:荠、大豆、茯苓、磁石、栝楼根、熟地黄、地骨皮、玄参、石斛、鹿茸各一两,人参、沉香各半两,共研细,加煮烂的猪肚子,捣匀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盐水送下。此方名“荠丸”。 2、疔疮肿毒。用生荠根捣汁内服,外用药渣敷疮。三次可愈。 3、脸上黑泡。 《本草纲目》:荠苠 荠苠: 用荠、肉桂各一两,研细。每服一茶匙,醋汤送下。 4、中钩吻毒(钩吻的叶子类似一种芹类,误采食后有生命危险)。用荠八两,加水六升,煮成三升。每服五合,一天服五次。 《本草纲目》:桔梗 桔梗: 「释名」亦名白药、梗草、荠。 「气味」(根)辛、微温、有小毒。李时珍认为:“当以苦、辛、平为”。 「主治」 1、胸满不痛。用桔梗、枳壳等分。煎水二杯,成一杯,温服。 2、伤寒腹胀(阴阳不和)。用桔梗、半夏、陈皮各三钱,生姜五片,煎水二杯,成一杯服。此方名“桔梗半夏汤”。 3、痰嗽喘急。 《本草纲目》:桔梗 桔梗: 用桔梗一两半,研细,用童便半升,煎成四合,去渣后温服。 4、肺痈咳嗽(胸满振寒,脉数咽干,先吐臭痰,后吐臭脓)。用桔梗一两、甘草二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温服。吐出脓因时,是病渐愈之象。此方名“桔梗汤”。 5、喉痹。用桔梗二两,水三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 6、咽痛。先服甘草汤,如不愈,再服桔梗汤。 《本草纲目》:桔梗 桔梗: 7、口舌生疮。治法同上。 8、虫牙肿痛。用桔梗、薏苡,等分为末,内服。 9、骨槽风(牙龈肿痛)。用桔梗研细,与枣肉调成丸子,如皂角子大。裹棉内,上下牙咬住。常用荆芥煎汤嗽口。 10、牙疳。用桔梗、茴香等分,略烧后研细敷患处。 11、眼睛痛,眼发黑。用桔梗一斤、黑牵牛头三两,共研细,加蜜成丸,如梧子大。 《本草纲目》:桔梗 桔梗: 每服四十丸,温水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称“桔梗丸”。 12、鼻血不止。用桔梗研细,加水调匀。每服一茶匙,一天服四次。药中加生犀牛角屑亦可。 13、吐血下血。治法同上。 14、打伤阏血。用桔梗末,每服少许,米汤送下。 15、中蛊下血(下血如鸡肝色,大量排出,病热很险)。用桔梗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 《本草纲目》:桔梗 桔梗: 一天服三次。初时须强灌。约七天之后,血止。可吃猪肝汤补身体。药中也可加犀角,用量与桔梗等分。 16、怀孕中恶(心腹突然大痛)。用桔梗一两,锉细,加生姜三片。水一杯煎服。 《本草纲目》:长松 长松: 「释名」亦名仙茆。生古松下,根色如荠,味似人参。 「气味」(根)甘、温、无毒。 「主治」 长松一两五钱,熟地黄八钱,生地黄、黄芪(蜜灸)、陈皮各七钱,当归、厚朴、黄各五钱,白芍药(煨)、人参、枳壳各四钱,苍术(米泔制)、半夏(制)、天门冬、麦门冬、砂仁、黄连各三钱,木香、蜀椒、胡桃仁各二钱,小红枣肉八个,老米一撮,灯心(五寸长)一百二十根。 《本草纲目》:长松 长松: 以上为一料,分成十剂收存。另取米五升,造酒一碗,煮一份药。经过一段时间后饮药酒。 《本草纲目》:黄精 黄精: 「释名」亦名黄芝、戊已芝、菟竹、鹿竹、仙人余粮、救穷草、米铺、野生姜、重楼、鸡格、龙御、垂珠。 「气味」(根)甘、平、无毒。 「主治」 1、补肝明目。用黄精二斤、蔓菁子一斤,共同九蒸九晒,研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常服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2、大风癞疮(风邪入血,日久成癞,鼻坏色败)。 《本草纲目》:黄精 黄精: 用黄精去皮,洗净,取二斤晒干,放在米饭上蒸到饭熟时,把药保存好,经常服食。 3、脾胃虚弱,体倦乏力。用黄精、枸杞子等分,捣碎作饼,晒干研细,炼蜜调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本草纲目》:萎蕤 萎蕤: 「释名」亦名女萎、葳蕤、萎、委萎、萎香、荧、玉竹、地节。 「气味」(根)甘、平、无毒。 「主治」 1、眼红兼有涩、痛。用萎蕤、赤芍、当归、黄连等分,煎汤熏洗。 2、眼见黑花,红痛昏暗。用萎蕤(焙)四两,每取二钱,略加薄荷、生姜、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