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课件模板-008(共6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草纲目》:莎草香附子 莎草香附子: 「释名」雀头香、草附子、水香棱、水巴戟、水莎、侯莎、莎结,夫须、续根草、地毛。 「气味」(根)甘、微寒、无毒。 「主治」 1、未老先衰。用香附子一斤,水浸一夜,取出,擦去毛,炒黄,加茯神(去皮)四两,共研为末,以炼蜜调末为丸,如弹子大。每晨服一丸,降气汤送下。降气汤是用香附子(如上法处理)半两、茯神二两、炙甘草一两半、合煎而成。 * 《本草纲目》 课件模板-8 《本草纲目》:姜黄 姜黄: 「释名」宝鼎香。 「气味」(根)辛、苦、大寒、无毒(一说性热)。 「主治」 1、心痛难忍。用姜黄一两、桂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醋汤送下。 2、胎寒腹痛(婴儿啼哭吐乳,大便色青,状如惊风,出冷汗)。用姜黄一钱,没药、没香、乳香各二钱,共研为末,加蜜调成丸了,如芡子大。每服一丸,钩藤煎汤化下。 《本草纲目》:姜黄 姜黄: 3、产后血痛(腹内有血块)。用姜黄、桂心,等分为末,酒冲服一匙,血下尽后即愈。 4、疮癣初发。用姜黄研末擦上,甚效。 《本草纲目》:补骨脂 补骨脂: 「释名」破故纸、婆固脂、胡韭子。 「气味」(子)辛、大温、无毒。 「主治」 1、元阳衰损(脚手沉重,夜多盗汗)。用补骨脂四两(炒香),菟丝子四两(酒蒸),胡桃肉一两(去皮),乳香、没药、沉香各二钱半(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盐汤或温酒送下。自夏至起,到冬至止。 《本草纲目》:补骨脂 补骨脂: 每天服一次。 2、五劳七伤,下元久冷,一切风病,四肢疼痛。用补骨脂一斤,酒浸一夜,晒干,加乌油麻(黑芝麻)一升炒,等麻子炸声绝后,簸去麻子,只取补骨脂研为末,以醋煮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温酒盐汤送下。 3、肾虚腰痛。和破故纸一两,炒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 《本草纲目》:补骨脂 补骨脂: 或加木香一钱亦佳。又方:破故纸(酒浸,炒)一斤,杜仲(去皮,姜汁浸,炒)一斤,胡桃肉(去皮)二十个,共研为末,以蒜捣膏一两,和各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下,湿酒送下。妇女用淡醋汤送下。常服本方中壮筋骨,知血脉,乌须发,益颜色。此方名“青娥丸”。 4、妊妇腰痛。用破故纸二两,炒香后研成末。 《本草纲目》:补骨脂 补骨脂: 先嚼胡桃肉半个,然后用温酒调服药末二钱。此方名“通气散”。 5、定心补肾。和破故纸(炒)二两、白茯苓一两,共研为末;另取没药五钱,酒浸后煮化,和药末捏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开水送下。故纸补肾,茯苓补心,没药养血三者既壮,自然身安。 6、精气不固。用破故纸、青盐等分,同炒为末。 《本草纲目》:补骨脂 补骨脂: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7、小便频数,肾气虚寒。用破故纸十两(酒蒸过)、茴香十两(盐炒过),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盐酒送下,或以熟米、猪肾和药煨吃亦可。 8、小儿遗尿。用破故纸(炒过),研为末,每夜用开水冲服五分。 9、肾漏(阴茎不痿,精常流出,痛如针刺)。 《本草纲目》:补骨脂 补骨脂: 用破故纸、韭子各一两,共研为末,每取三钱,加水二碗,煎至六成服下。一天服三次,直至病愈。 10、脾肾虚泻。用破故纸(炒)半斤、肉豆蔻(生用)四两,共研为末,加枣肉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二神丸”。又方:照上方,加木蚝二两,名“三神丸”。 11、水泻久痢。 《本草纲目》:补骨脂 补骨脂: 用破故纸(炒)一两,粟壳(炙)四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姜枣煎汁送下。 12、牙齿久痛。用补骨脂二两、青卤半两,炒过研细擦痛处。 13、跌坠腰痛。瘀血凝滞。用破故纸(炒)、茴香(炒)、辣桂,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 《本草纲目》:荜茏 荜茏: 「释名」荜拨。 「气味」辛、大温、无毒。 「主治」 1、冷痰恶心。用荜茏一两研细,每服半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2、暴泄身冷(自汗,想呕吐,小便清,脉微弱)。用荜茏、内桂各二钱半,高良姜、干姜各三钱半,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 3、胃冷口酸(流清口水,心连脐痛)。 《本草纲目》:荜茏 荜茏: 用荜茏半两、厚朴(姜汁浸、炙)一两,共研业要,加热鲫鱼肉,捣和成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4、瘴气成块,在腹不散。用荜茏一两、大内一两,生用,共研为末。加麝香少许,以炼蜜和丸,和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冷酒送下。 5、妇女血气痛(月经不调,下血无定时)。用荜茏(盐炒)、蒲黄(炒)。 《本草纲目》:荜茏 荜茏: 等分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二神丸”。 6、偏头风。令病人口含温水,在头痛的一侧。用鼻孔吸入少许荜茏末,有效。 7、风虫牙痛。用荜茏末擦牙,煎苍耳汤漱口,去涎。又方:荜茏、胡椒,等分为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