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与态基础.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 思想感情与态度 31 题型训练 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 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 注 ] 李商隐自 838 年身陷党争后,遭到牛党的不断排挤。 后来被迫离开京城,跟随郑亚到桂林当幕僚,获得信任, 在得到一些人情的温暖和精神的解放后,暂时过上了一段 平静的生活。晚晴指桂林初夏久雨后转晴的一个傍晚。 诗中的“晚晴”有何特殊的人生含义?一个“重”字体 现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 思想感情与态度 32 解析 鉴赏时应注意诗下注释所透出的信息。诗人有幸 离开长安牛李党争的漩涡,暂寄桂林,度过一段虽短暂 却美好的时光。恰逢初夏久雨后傍晚转晴,万物被铺上 了夕阳的金辉,空气清新,诗人不觉心胸为之舒朗,登 高远望,在描写所见的景物中不露声色地融入了诗人特 有的感受与心境,抒发了人应当积极有为的感想。诗人 既没有刻意写景,也没有作细节的刻画,而是触景生 情,发出 “ 天意怜幽草 ” 的感叹。 “ 幽草 ” 暗喻着诗人 的不幸经历,一个 “ 怜 ” 字既表达了对过去不幸经历的 伤怀,也含有对目前幸遇的快慰。末联中那喜归的 “ 越 鸟 ” 似乎也是当时托身有所、精神振作的诗人的化身。 晚晴之最美处在于诗人内心的珍重。 答案 “晚晴”象征着人生中一段虽短暂却美好的时光。 从诗人“重晚晴”的“重”字上我们体味到的不是惆怅, 而是一种分外的珍重,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 思想感情与态度 33 题型点拨 1. 从整体上把握。任何一首诗的观点态度 都离不开每个句子,每个句子又是诗歌整体的一部 分。因此,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不能断章取义,即 使分析相关句子的观点态度也要结合全诗分析。 2 . 观点应客观不能绝对化。 回答 “ 观点是非型 ” 题 目时,也可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 .因诗论诗。不能随便套用某首诗的评价内容,出 现言不及义的现象。也不能用诗人某一首诗的内容 来套用另一首诗。 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 思想感情与态度 34 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读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 ( 赤壁 ) 辛弃疾 雪堂迁客 [ 注 ] ,不得文章力。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 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 【注】 雪堂迁客:即苏轼。 作者认为这首词与苏轼《念奴娇 · 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境相同,你认为呢?试作简要分析。 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 思想感情与态度 35 答案 可以说大致相同,该词在怀古追忆抒发感慨的同时 也有写景,如“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颇有“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气势,都体现了奔放雄阔 深沉豪迈之意境;不过从全词看,也稍有区别,苏词更显 清雄超旷 ( 清远达观 ) ,而辛词由于偏重于抒发深沉的悲愤情 感,因而意境更显沉郁悲壮。 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 思想感情与态度 36 题点聚焦 局部思想感情把握题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其对策 1.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梦寻梅 方 岳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 注 ] 。 【注】 金貂是汉代的宫饰,玉华是唐代的宫殿名。 诗的尾联是诗人跳出梦境后的感慨,表现了他怎样的志趣? 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 思想感情与态度 37 现场答案 1 甘愿一生清贫,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 矫正指导 ①缺少相应的文化常识,不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 古代诗人隐居乡间与生活的清贫没有必然的关系,像唐代的 王维,隐居在辋川,但并不贫困。 “ 蓬茅 ” 不代表清贫,只是 隐逸生活的象征。 ②缺少依据,任意拔高。 “ 黑暗势力 ” 的说法从何而来? 现场答案 2 感慨怀才不遇,难以实现远大理想。 矫正指导 张冠李戴,乱贴标签。本诗的寻梅、隐居,表现 出作者高洁的情操,诗中并无 “ 怀才不遇 ” 的感慨。 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 思想感情与态度 38 问题对策 不能认真阅读语句,仅凭个别词语,就任意曲解诗意。要 么任意拔高, 要么任意增减诗的情感内涵。 这是答题中出 现的突出问题。因此,仔细地阅读诗句,并结合全诗主旨 体会,方是解决问题之道。如本题,尾联表达了梦醒后的 愿望。出句是谈“只愿”,对句是谈“不愿”。“蓬茅” 借代隐逸生活, “金貂”“玉华

文档评论(0)

yusu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